首页 理论教育 校服领的平面结构及制作方法

校服领的平面结构及制作方法

时间:2023-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校服领又称为坦领,其结构特点是几乎没有领座并贴于肩上。图3-183图3-1844.继续打剪口,一边剪、一边把领坯布向前绕并用珠针固定,直到前领中心点位置,如图3-185所示。(三)平面结构分析校服领是一种领片翻覆在肩部的领型。

校服领的平面结构及制作方法

校服领又称为坦领,其结构特点是几乎没有领座并贴于肩上。它属于平领结构。校服领款式如图3-181所示。

(一)立体裁剪操作

1.坯布准备:坯布准备情况如图3-182所示。

图3-181

图3-182

2.将领坯布的后中心线与人台颈脖的后中心线重合,用珠针固定,如图3-183所示。

3.然后沿领围线每隔2~2.5cm一边打剪口,一边用珠针固定后领围线位置,坯布从后往前绕,如图3-184所示。

图3-183

图3-184

4.继续打剪口,一边剪、一边把领坯布向前绕并用珠针固定,直到前领中心点位置,如图3-185所示。

5.固定前领中心点,如图3-186所示。

图3-185

图3-186

6.将布翻下,沿领围线直接翻折,如图3-187所示。

7.在领外口边打剪口。注意:打剪口时要考虑领面的形状,并将领坯布的后中心线与人台的后中心线重合,用珠针固定,如图3-188所示。(www.xing528.com)

8.抚平领坯布,如图3-189所示。

9.调整好校服领造型后用笔在领围线处做记号,并用胶带粘贴出校服领的款式造型线,如图3-190所示。

图3-187

图3-188

图3-189

图3-190

10.从人台上取下领布样,进行描图,得到校服领的平面构图如图3-191所示。

图3-191

11.校服领款式立体效果展示如图3-192所示。

图3-192

(二)立体裁剪技法重点

1.校服领坯布准备时需要首先裁去方形后领口位置,这样有利于坯布前领围线的裁剪。

2.坯布与前、后领围线以珠针固定时,在裁去的方形布片周围打剪口,便于丝缕的顺直。

(三)平面结构分析

校服领是一种领片翻覆在肩部的领型。校服领的平面构图原理可以理解为:校服领是一片翻立领的领底线下弯曲度逐步与领窝曲度达到完全吻合的结果,使领座几乎全部都变成领面而平贴在肩上。但通常,将校服领的领底线曲度设计小于原领窝曲度,使校服领仍保留很小一部分领座,促使领底线遮蔽领口接缝线(装领线),同时可以造成校服领靠近颈部位置微微隆起的微妙造型效果。为了实现这一造型效果,平面上一般采用重叠肩线方法,使领底线曲度小于原领窝曲度,如图3-193所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