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础领窝结构原理简介

基础领窝结构原理简介

时间:2023-06-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任何衣领结构必须先作出基础领窝,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结构变化。接近各种衣领安装部位的人体部位,自颈椎点经过颈侧点到前中点,这样形成的颈围线称基础领窝。将基础领窝加大、变形后才能构成具体款式的领窝。基础领窝的静态特征和动态特征略有差异。图6-3 基破领窝的人体属性二、基础领窝的结构模型衣身的基础领窝线对应于人体的颈根围,即沿人体BNP~SNP~FNP~SNP~BNP的弧线轨迹。通过检验可知基础领窝线的设计是符合前述两个条件的。

基础领窝结构原理简介

基础领窝亦称原型领窝,是衣领结构设计的基础。任何衣领结构必须先作出基础领窝,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结构变化。

一、基础领窝的人体属性

在人体上确定衣领安装的部位,即领窝部位。接近各种衣领安装部位的人体部位,自颈椎点(BNP)经过颈侧点(SNP)到前中点(FNP),这样形成的颈围线称基础领窝。将基础领窝加大、变形后才能构成具体款式的领窝。

基础领窝的静态特征和动态特征略有差异。由于稍微前倾的颈部有僧帽肌和胸锁乳突肌,其运动使颈部作前屈、后屈、侧屈以及回旋运动。据资料统计,颈部回旋运动时,左方最大可达74.2°,右方最大可达74.2°;做侧屈运动时左方最大为43°,右方最大为41.9°;作前屈运动时最大为49.5°;后屈时,最大为69.5°。这些运动伴之部位尺寸的变化和皮肤的伸展收缩,使颈围线也发生变化,但这样的变化数值较小,只在FNP和BNP两点附近产生动态变化,如图6-3所示,一般不作调整。故基础领窝的设计按与净胸围B*回归关系式进行确定。这个回归关系只体现人体静态的颈围值,而将动态值忽略。

图6-3 基破领窝的人体属性

二、基础领窝的结构模型

衣身的基础领窝线对应于人体的颈根围,即沿人体BNP~SNP~FNP~SNP~BNP的弧线轨迹。原型的领窝对应人体的颈根围,故原型的领窝是最根本的基础领窝,一切领窝都应在此基础上得到。在直接制图法中为使制图简洁,常先设定领围N,然后按基础领窝结构模型制图,基础领窝结构模型和原型的领窝模型不一定相同。

基础领窝结构模型的设计必须满足两个条件:(www.xing528.com)

(1)基础领窝线的总弧长等于预定的领围N。

通过检验可知基础领窝线的设计是符合前述两个条件的。

进行各类衣领结构设计时都必须先画出基础领窝线,然后才能进行变化。

基础领窝线有一重要特征,当领窝宽、深分别增加1cm时,领窝弧线增加2.4cm,如图6-5所示。设FNP—FNP' = SNP—SNP' = BNP—BNP' = 1cm,根据领窝弧长的计算公式:领窝宽、领窝深分别增加1cm时的领窝弧线长-基础领窝弧线长 =-≈2.4cm。由此可以推断,当增加量为a时,领窝弧长增加量约为2.4a,这一特征对后述的领子设计有重要作用。

图6-4 基础领窝结构模型

图6-5 领窝宽、深分别增1cm时的领窝模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