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配合表面和端面的形位公差及表面粗糙度优化

配合表面和端面的形位公差及表面粗糙度优化

时间:2023-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保证轴承正常运转,除了正确选择轴承与轴颈及外壳孔的公差等级及配合外,还应对轴颈及外壳孔的形位公差及表面粗糙度提出要求。

配合表面和端面的形位公差及表面粗糙度优化

为保证轴承正常运转,除了正确选择轴承与轴颈及外壳孔的公差等级及配合外,还应对轴颈及外壳孔的形位公差及表面粗糙度提出要求。

1.配合表面及端面的形位公差

因轴承套圈为薄壁件,装配后靠轴颈和外壳孔来矫正,故套圈工作时的形状与轴颈及外壳孔表面形状密切相关。为保证轴承正常工作,对轴颈和外壳孔表面应提出圆柱度公差要求。

为保证轴承工作时有较高的旋转精度,应限制与套圈端面接触的轴肩及壳体孔肩的倾斜,以避免轴承装配后滚道位置不正而使旋转不平稳,因此规定了轴肩和壳体孔肩的端面跳动公差。形位公差值见表6-6。

表6-6 轴和外壳孔的形位公差值(摘自GB/T 275—1993)

2.配合表面及端面的粗糙度要求

表面粗糙度的大小直接影响配合的性质和连接强度,因此,凡是与轴承内、外圈配合的表面通常都对粗糙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按表6-7选择。

表6-7 配合面的表面粗糙度(摘自GB/T 275—1993)

例6-1 在C616车床主轴后支承上,装有G级单列深沟球轴承(型号G310),轴承尺寸为50×110×27,额定动负荷Cr=32000N,径向负荷Pr=4000N。试确定与轴承配合的轴颈和外壳孔的配合尺寸和技术要求。(www.xing528.com)

解:按给定条件,Pr/Cr=4000/32000=0.125,属于正常负荷。减速器齿轮传递动力,内圈承受旋转负荷,外圈承受固定负荷。

按轴承类型和尺寸规格,查表6-2,轴颈公差带为k5;查表6-3,外壳孔的公差带为G7或H7均可,但由于该轴旋转精度要求较高,可相应提高一个公差等级,选定H6;查表6-6,轴颈的圆柱度公差为0.004mm,轴肩的圆跳动公差为0.012mm,外壳孔的圆柱度公差为0.010mm,孔肩的圆跳动公差为0.025mm;查表6-7,轴颈表面粗糙度要求Ra=0.4μm,轴肩表面Ra=1.6μm,外壳孔表面Ra=1.6μm,孔肩表面Ra=3.2μm,轴颈和外壳孔的配合尺寸和技术要求在图样上的标注如图6-6所示。

图6-6 与轴承配合的轴颈和外壳孔技术要求的标注

随堂练习

1.滚动轴承的精度是根据什么分的?共有几级?代号是什么?

2.选择轴承与结合件配合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3.滚动轴承的内、外径公差带布置有何特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