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修理升降工作台?

如何修理升降工作台?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工作台上的三条T形槽,以中间的为定位槽,它的两侧应与燕尾导轨平面14、17和15、16平行。测量方法:如图4-70所示,将下工作台安置在平板上,上工作台又放在下工作台燕尾导轨中。2)测量上工作台T形槽两侧面对燕尾导轨平面14、17和15、16的平行度,带指示表的表座安放在平板上,指示表触头触及T形槽侧面,推动工作台,推动上工作台时,使上工作台的燕尾导轨紧靠在下工作台燕尾导轨一边。

如何修理升降工作台?

卧式铣床分为两种:一是卧式铣床,二是卧式万能铣床。

卧式铣床升降工作台是由上工作台、下工作台、升降台组成,它不能转动角度。

卧式万能升降工作台是由上工作台、旋转工作台、下工作台、升降台组成;它可以转动45°的角度。

1.升降台的铲刮

图4-63为卧式铣床升降台的示意图

将床身卧倒铲刮燕尾导轨平面5、6与4(见图4-60)之后,床身还是卧倒安放不动。利用其燕尾导轨平面1、2、3(见图4-60)配研升降台,燕尾导轨平面1、2及压板斜面6并进行铲刮。燕尾导轨的间隙是靠铲刮压板平面7′来保证的。

978-7-111-31904-7-Chapter04-70.jpg

图4-63 卧式铣床升降台示意图

1′~6′—升降台燕尾导轨平面 7′—压板平面 8~10—下工作台导轨平面 11~18—上工作台导轨平面

升降台导轨平面3′、4′、5′、6′待下工作台导轨平面8、9、10铲刮后,再进行铲刮。

2.下工作台的铲刮

平板上配研铲刮下工作台平面8面,如图4-64a所示,然后用游标万能角度尺配研铲刮导轨平面9、10,保证两平面平行。测量方法如图4-64b所示,用游标万能角度尺,指示表进行。

在平板上配研铲刮下工作台燕尾导轨平面11,如图4-65所示。再用游标万能角度尺配研燕尾导轨平面12、13并进行铲刮。

注意:

1)燕尾导轨平面11、12和11、13应平行。

2)燕尾导轨平面11、12和下方形导轨平面“8”、“9”应垂直。

978-7-111-31904-7-Chapter04-71.jpg

图4-64 下工作台的铲刮与测量

8—下工作台平面 9、10—导轨面 11—下工作台燕尾导轨平面

燕尾导轨平面11、12和11、13平行度的测量方法如图4-65所示。燕尾导轨平面11、13安置一个带靠表(百分表)的游标万能角度尺,表的触头触及平面,移动游标万能角度尺,靠表指针的变化值即为平行度误差。

978-7-111-31904-7-Chapter04-72.jpg

图4-65 燕尾导轨平面11~13平行度的测量方法

8~10—下方形导轨平面 11~13—燕尾导轨平面

燕尾导轨平面11、12和下方形导轨平面8、9垂直度的测量方法如图4-66所示。

在平板上放一块垫铁,垫铁的高度大于方形导轨的高度与方尺的高度之和。下工作台平面10紧靠在垫铁的侧面,而方尺或弯尺侧面也紧靠在垫铁侧面,带指示表的游标万能角度尺安放在燕尾导轨平面11、13上,指示表触头触及方尺a面,移动游标万能角度尺指示表针的变化值就是垂直度误差。

当下工作台的铲刮完成之后,回去铲刮升降台方形导轨平面3、4、5、6。

利用下工作台平面8配研升降台平面3′、4′,如图4-63所示。(www.xing528.com)

平面3′、4′应与燕尾导轨平面1′、2′、6′互相垂直。

978-7-111-31904-7-Chapter04-73.jpg

图4-66 燕尾导轨和方形导轨垂直度的测量

8~10—下工作台平面 11~13—燕尾导轨平面

测量方法:将升降台安装在床身立导轨上,平面导轨3′上放一弯尺,床身立式导轨上安放一块带指示表的V形角尺或游标万能角尺,其触头触及弯尺的工作面a上下移动游标万能角度尺指示表的指针变化值即为误差值,这是升降台平面3′与床身立柱导轨横向的垂直度,如图4-67a所示。

在升降台平面3′、4′上分别安放一块等高垫铁,垫铁上放一平行平尺,平行平尺上再放一弯尺,把游标万能角尺紧贴在床身燕尾导轨上,指示表的触头触及弯尺的侧面,上、下移动指示表的指针的变化值就是升降台平面3′、4′与床身立柱导轨纵向的垂直度误差。如图4-67b所示。

978-7-111-31904-7-Chapter04-74.jpg

图4-67 升降台垂直度的测量

3′、4′—升降台平面

3.上工作台的铲刮

上工作台倒放在平板上(台面与平板接触),如图4-68所示。下工作台放置在上工作台上。利用下工作台燕尾导轨平面11、12、13配研铲刮上工作台燕尾导轨平面14、15、16、17。用平尺或平板配研铲刮上工作台工作面18,保证与燕尾导轨平面14、15平行,其工作面18的平面度为0.04mm(只许凹)。

平面度的测量方法很多,前面已经介绍过,可以选用其中一种,在此不再重复。

工作台上的三条T形槽,以中间的为定位槽,它的两侧应与燕尾导轨平面14、17和15、16平行。

用直角尺配研铲刮T形槽两侧面。如图4-69所示。并保证槽的两侧面与下燕尾导轨平面14、17与15、16的平行度和燕尾导轨平面14、15与工作台面18的平行度,如图4-70所示。

测量方法:如图4-70所示,将下工作台安置在平板上,上工作台又放在下工作台燕尾导轨中。

978-7-111-31904-7-Chapter04-75.jpg

图4-68 上工作台燕尾导轨的配研

978-7-111-31904-7-Chapter04-76.jpg

图4-69 上工作台T形槽的铲刮

14~17—上工作台燕尾导轨平面 18—上工作台工作面

1)测量上工作台台面18的平行度,带指示表的表座安放在平板上,指示表触头触及上工作台工作面18,推动上工作台,指示表指针的变化值即为工作台工作面18与燕尾导轨平面14、15的平行度误差。

2)测量上工作台T形槽两侧面对燕尾导轨平面14、17和15、16的平行度,带指示表的表座安放在平板上,指示表触头触及T形槽侧面,推动工作台,推动上工作台时,使上工作台的燕尾导轨紧靠在下工作台燕尾导轨一边。指示表指针的变化值,即为平行度误差。

978-7-111-31904-7-Chapter04-77.jpg

图 4-70

18—上工作台工作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