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分组密码的加密原理与应用解析

分组密码的加密原理与应用解析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代分组密码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分组密码是将明文分成一组一组,在密钥的控制下,经过加密变换生成一组一组的密文。具体而言,分组密码就是将明文消息序列m1,m2,…图4-1 分组密码加密/解密框图在相同密钥下,分组密码对长为n的输入明文组所实施的变换是等同的,所以只需研究对任一组明文数字的变换规则。若l>n,则为有数据扩展的分组密码;若l<n,则为有数据压缩的分组密码。

分组密码的加密原理与应用解析

现代分组密码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早期的研究基本上是围绕DES进行的,推出了一些类似的算法,例如LOKI、FEAL、GOST等。进入20世纪90年代,人们对DES算法的研究更加深入,特别是差分密码分析和线性密码分析的提出,迫使人们不得不研究新的密码结构。IDEA密码打破了DES类密码的垄断局面,随后出现了SQUARE、SHARK、SAFER-64等算法,它们采用了结构非常清晰的代替-置换(SP)网络。1997年4月,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NIST)对AES的征集掀起了分组密码研究的新高潮,15个AES候选算法反映了当时分组密码设计的水平,也进一步刺激了分组密码设计理论和实践的进展。

分组密码是将明文分成一组一组,在密钥的控制下,经过加密变换生成一组一组的密文。具体而言,分组密码就是将明文消息序列m1m2,…,mi,…划分成等长的消息组(m1m2,…,mn),(mn+1mn+2,…,m2n),…,在密钥K=k1k2,…,kn的控制下按固定的加密算法一组一组地进行加密,输出一组一组密文(c1c2,…,cl),(cl+1cl+2,…,c2l),…。如图4-1所示。

978-7-111-37285-1-Chapter04-1.jpg

图4-1 分组密码加密/解密框图(www.xing528.com)

在相同密钥下,分组密码对长为n的输入明文组所实施的变换是等同的,所以只需研究对任一组明文数字的变换规则。通常取密文分组长度l等于明文分组长度n。若ln,则为有数据扩展的分组密码;若ln,则为有数据压缩的分组密码。

由于分组密码具有速度快、易于标准化和便于软、硬件实现等特点,它通常是信息与网络安全中实现数据加密、数字签名、认证及密钥管理的核心体制,在计算机通信和信息系统安全领域有着最广泛的应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