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制作开菲尔粒?——开菲尔粒中的复杂菌群

如何制作开菲尔粒?——开菲尔粒中的复杂菌群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开菲尔粒是由蛋白质、多糖和几种类型的微生物群如酵母、产酸、产香形成菌等组成的混合菌块。图6-2通过电子显微镜显示的开菲尔粒表面的酵母和乳酸菌开菲尔粒不溶于水和大部分溶剂中,当它们浸泡在乳中时,会膨胀并变成白色。在酵母的新陈代谢过程中,某些蛋白质发生分解从而使开菲尔乳产生一种特殊的酵母香味。开菲尔粒中菌相比任何其他发酵剂发酵液中的菌相都要复杂,既包括乳酸菌,又有酵母菌和醋酸菌。

如何制作开菲尔粒?——开菲尔粒中的复杂菌群

开菲尔粒呈淡黄色,大小如小菜花,直径约15~20 mm,形状不规则,见图6-2。开菲尔粒是由蛋白质多糖和几种类型的微生物群如酵母、产酸、产香形成菌等组成的混合菌块。菌块内的乳酸菌在菌体外蓄积黏质多糖类作为菌块的支撑体,其他的构成菌则附着结合在其上形成菌块。在整个菌落群中酵母菌占5%~10%。

图6-2 通过电子显微镜显示的开菲尔粒表面的酵母和乳酸菌

开菲尔粒不溶于水和大部分溶剂中,当它们浸泡在乳中时,会膨胀并变成白色。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菌产生乳酸,而酵母菌发酵乳糖产生乙醇和二氧化碳。在酵母的新陈代谢过程中,某些蛋白质发生分解从而使开菲尔乳产生一种特殊的酵母香味。

开菲尔粒中菌相比任何其他发酵剂发酵液中的菌相都要复杂,既包括乳酸菌,又有酵母菌和醋酸菌。

(一)乳酸菌

1.球菌属

包括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L.lactis subsp.lactis)、乳酸乳球菌丁二酮乳酸亚种(L.actis subsp.diacetilactis)和乳酸乳球菌乳脂亚种(L.lactissubsp.cremoris)等。(www.xing528.com)

2.杆菌属

包括嗜酸乳杆菌(L.acidophilus)、德氏乳杆菌(L.delbrueckii)、德氏乳杆菌乳酸亚种(L.delbrueckii subsp.lactis)、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L.delbrueckii subsp.bulgaricus)、瑞士乳杆菌(L.helveticus)、马乳酒样乳杆菌(L.kefiranofaciens)、干酪乳杆菌(L.casei)、发酵乳杆菌(L.fermentum)、短乳杆菌(L.brevis)、高加索奶乳杆菌(L.kefir)、布氏乳杆菌(L.buchneri)、嗜热乳杆菌(L.thermophilus)等。其中前6种属于同型乳酸发酵菌,后5种属于兼性异型乳酸发酵菌,中间的干酪乳杆菌属于异型乳酸发酵菌。

3.明串珠菌属

包括肠膜明串珠菌肠膜亚种(L.mesenteroides subsp.mesenteroides)、肠膜明串珠菌葡聚糖亚种(L.mesnteroides subsp.dextranicum)等。

(二)酵母菌

与其他发酵乳制品的发酵剂最明显的区别是:开菲尔粒中分布着不同种类和数量的酵母菌,它给开菲尔乳带来醇味、酯香和CO2。开菲尔粒中的酵母菌包括乳糖发酵型和乳糖非发酵型两类。前者包括乳酸酵母(Saccharomyces lactis)、脆壁酵母(Saccharomyces fragilis)、马克斯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marxianus)、乳酸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lactis)、脆壁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fragilis)、乳酒假丝酵母(Candida kefir)、酒香酵母(Bret tanomyces anomalus)等;后者包括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德氏酵母(S.delbrueckii)等。

(三)醋酸菌

纹膜醋酸杆菌(Acetobacter aceti)和恶臭醋酸杆菌(A.sancens)等被认为在维持开菲尔粒中的菌相平衡和共生方面有重要作用,同时对开菲尔乳还有增稠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