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方头平键的实际应用案例

方头平键的实际应用案例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绘制如图2-15所示的方头平键:图2-15 方头平键利用“矩形”命令绘制主视图外形,命令行提示与操作如下:命令:RECTANG↙指定第一个角点或[倒角/标高/圆角/厚度/宽度]:0,30↙指定另一个角点或[面积/尺寸/旋转]:@100,11↙结果如图2-16所示。一条棱线端点的坐标值为和,另一条棱线端点的坐标值为和,结果如图2-17所示。图2-18 绘制竖直构造线图2-19 绘制俯视图利用“构造线”命令绘制左视图构造线。

方头平键的实际应用案例

绘制如图2-15所示的方头平键:

978-7-111-45725-1-Chapter02-59.jpg

图2-15 方头平键

978-7-111-45725-1-Chapter02-60.jpg

978-7-111-45725-1-Chapter02-61.jpg利用“矩形”命令绘制主视图外形,命令行提示与操作如下:

命令:RECTANG↙

指定第一个角点或[倒角(C)/标高(E)/圆角(F)/厚度(T)/宽度(W)]:0,30↙

指定另一个角点或[面积(A)/尺寸(D)/旋转(R)]:@100,11↙

结果如图2-16所示。

978-7-111-45725-1-Chapter02-62.jpg利用“直线”命令绘制主视图两条棱线。一条棱线端点的坐标值为(0,32)和(@100,0),另一条棱线端点的坐标值为(0,39)和(@100,0),结果如图2-17所示。

978-7-111-45725-1-Chapter02-63.jpg

图2-16 绘制主视图外形

978-7-111-45725-1-Chapter02-64.jpg

图2-17 绘制主视图棱线

978-7-111-45725-1-Chapter02-65.jpg利用“构造线”命令绘制构造线,命令行提示与操作如下:

命令:XLINE↙

指定点或[水平(H)/垂直(V)/角度(A)/二等分(B)/偏移(O)]:(指定主视图左边竖线上一点)

指定通过点:(指定竖直位置上一点)

指定通过点:↙

同样方法绘制右边竖直构造线,如图2-18所示。

978-7-111-45725-1-Chapter02-66.jpg利用“矩形”命令和“直线”命令绘制俯视图。命令行提示与操作如下:

命令:RECTANG↙

指定第一个角点或[倒角(C)/标高(E)/圆角(F)/厚度(T)/宽度(W)]:(指定左边构造线上一点)

指定另一个角点或[面积(A)/尺寸(D)/旋转(R)]:@100,18

接着绘制两条直线,端点分别为{(0,2),(@100,0)}和{(0,16),(@100,0)},结果如图2-19所示。

978-7-111-45725-1-Chapter02-67.jpg

图2-18 绘制竖直构造线(www.xing528.com)

978-7-111-45725-1-Chapter02-68.jpg

图2-19 绘制俯视图

978-7-111-45725-1-Chapter02-69.jpg利用“构造线”命令绘制左视图构造线。命令行提示与操作如下:

命令:_xline

指定点或[水平(H)/垂直(V)/角度(A)/二等分(B)/偏移(O)]:H↙

指定通过点:(指定主视图上右上端点)

指定通过点:(指定主视图上右下端点)

指定通过点:(捕捉俯视图上右上端点)

指定通过点:(捕捉俯视图上右下端点)

指定通过点:↙

命令:↙(回车表示重复绘制构造线命令)

指定点或[水平(H)/垂直(V)/角度(A)/二等分(B)/偏移(O)]:A↙

输入构造线的角度(0)或[参照(R)]:-45↙

指定通过点:(任意指定一点)

指定通过点:↙

命令:XLINE↙

指定点或[水平(H)/垂直(V)/角度(A)/二等分(B)/偏移(O)]:V↙

指定通过点:(指定斜线与第三条水平线的交点)

指定通过点:(指定斜线与第四条水平线的交点)

结果如图2-20所示。

978-7-111-45725-1-Chapter02-70.jpg

图2-20 绘制左视图构造线

978-7-111-45725-1-Chapter02-71.jpg设置矩形两个倒角距离为2,绘制左视图,结果如图2-21所示。

978-7-111-45725-1-Chapter02-72.jpg

图2-21 绘制左视图

978-7-111-45725-1-Chapter02-73.jpg删除构造线,最终结果如图2-15所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