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存储卡通信参数的设置及程序传输与试运行

存储卡通信参数的设置及程序传输与试运行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机床上电,启动数控系统,确保存储卡通信参数设置正确。实训目的:了解RS232通信传输程序的概念,掌握RS232通信参数的设定方法,掌握RS232通信口数控程序传输的操作方法。3)在断电状态下将存储卡插入数控系统的插槽中。4)简述所传输程序的试运行情况和数控程序的加工实训。

存储卡通信参数的设置及程序传输与试运行

存储卡又称CF卡,是一种类似于U盘的存储介质。

1.前提条件

1)数控系统有存储卡插槽。

2)CF(Compact Flash)存储卡及其PCMCIA转接卡,用于与数控系统进行程序数据的传输。

3)CF卡读卡器,通过PC的U盘接口与PC进行程序数据的传输。

2.存储卡通信参数的设置

1)I/O通道设置为4,确保数控系统与CF卡接口进行数据传输。

2)参数0138第7位(MDN)设置为1,确保系统允许通过CF卡进行DNC操作。有关参数的设置详见3.4.4节的相关内容。若仅进行程序传输,只需设置I/O通道为4即可。

3.存储卡程序的传输操作步骤和试运行

1)将CF卡插入读卡器中,再将读卡器插入PC的U盘插口,然后将待传输的程序复制到读卡器中,如O5012程序。

2)在机床断电状态下,将CF卡插入PCMCIA转接卡,然后插入数控系统的CF插槽中。

3)机床上电,启动数控系统,确保存储卡通信参数设置正确。

4)MDI键盘操作,将存储卡上的程序传入数控系统中,其操作图解如图5-40所示,操作步骤如下:

978-7-111-36313-2-Chapter05-87.jpg

图5-40 存储卡程序传输的操作步骤

①按编辑和PROG键,进入程序画面。

②按下继续菜单键978-7-111-36313-2-Chapter05-88.jpg,找到具有[卡]软键的画面。

③按下[卡]软键,进入目录(存储卡)画面,找到待传输的文件,并记住程序编号。

④按下[(操作)]软键。

⑤按下[F读取]软键,进入传输文件号与程序名设定画面。

⑥在输入缓冲区键入存储卡上的文件编号,按下[F设定]软键,完成读取文件的设定。

⑦在输入缓冲区键入新存储的文件名,不能与CNC系统中已有的文件名重名。按下[O设定]软键,完成存储程序名的设定。

⑧按下[执行]软键,开始程序传输输入。传输时,画面右下角出现短暂闪烁的“LSK”,表示传输准备好,很快转为闪烁的“输入”字样,表示正在传输。传输结束后,“输入”字样消失。(www.xing528.com)

⑨按PROG功能键进入程序画面,可以看到刚输入的程序O5112为当前程序。

⑩按[列表]软键进入程序目录画面,可检索到新输入的程序。

5)按下锁住键,按下自动键,按下循环启动键,锁住试运行加工程序。

6)在锁住和自动键有效的状态下,按下功能键CSTM/GR,进入图形参数显示画面,按下[图形]软键,按下[执行]软键,图形仿真显示加工程序的运动轨迹。

4.实训九

实训名称:程序的传输与加工。

实训目的:了解RS232通信传输程序的概念,掌握RS232通信参数的设定方法,掌握RS232通信口数控程序传输的操作方法。

实训步骤:

1)了解存储卡的构成及数控系统存储卡插槽的结构。

2)用读卡器将待传输的数控程序复制到CF存储卡上。

3)在断电状态下将存储卡插入数控系统的插槽中。

4)启动数控系统(机床)。

5)对数控系统的通信参数(I/O通道和参数0138)进行设置。

6)进行数控程序的读入(传输)操作,观察和记录数控系统传输过程提示的变化。

7)借助数控车床程序检查的方法——锁住运行、空运行、单段运行、图形显示等检查传输程序的正确性。

8)数控程序的加工实训(条件不具备时可省略该步骤)。

实训小结:

1)简述实训过程,叙述读卡器、存储卡的结构以及数控系统存储卡插槽的结构及部位。

2)简述数控程序从PC传输至数控系统的数据传输过程。

3)详述存储卡传输数控程序的操作步骤。

4)简述所传输程序的试运行情况和数控程序的加工实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