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与员工共同承担责任:监督与支持

与员工共同承担责任:监督与支持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有效的监督则是一种支持性的监督,管理者要做员工的责任伙伴,让员工放心、安心地有效达成任务。当监督带有支持性,不仅能够缓解员工被监督的压迫感和不信任感,还能让监督变成一种有效的、促进工作顺利完成的方式。建立通畅的沟通渠道管理者如果想要监督支持员工,做员工的责任伙伴,就要构建畅通的沟通渠道。

与员工共同承担责任:监督与支持

责任伙伴是指管理者在员工完成工作时,不要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而要对员工行为负有一部分责任,让员工知道自己背后有管理者的支持。在这个过程中,双方会形成一种友好互助的关系,而不仅仅是监督者和被监督者、管理者和员工的关系。

监督是一门学问,如果过于松散,会起不到监督的作用,无法督促员工行为发生更好的变化。相反,如果管理者过分监督员工,只会让员工产生不信任感和抗拒心理,感觉自己处处受到管理者的监视和桎梏。一旦员工情绪受到波动,就会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

其实,在教练式沟通中,管理者提供的是一种支持性的监督。而有效的监督则是一种支持性的监督,管理者要做员工的责任伙伴,让员工放心、安心地有效达成任务。当监督带有支持性,不仅能够缓解员工被监督的压迫感和不信任感,还能让监督变成一种有效的、促进工作顺利完成的方式。

那么在实际管理中,管理者在帮助员工行动教练时,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呢?

(1)监督员工的工作进度

管理者在监督员工时,不必时时监督员工每天甚至每小时在做什么,过分监督只会让员工内心紧张,限制其能力和潜能的发挥。如果不监督员工的工作,管理者又不知道员工工作的进度、情况、是否偏离主题等,也会影响工作效率。

这就需要管理者在员工工作重要节点时,做好监督支持工作。例如员工工作进行到三分之一、四分之一时,管理者要及时对员工的工作进行监督,了解员工当前的工作情况,是否出现差错、是否出现拖延任务等现象。

如果存在以上现象,管理者就需要及时指正,帮助员工解决问题。在这里管理者需要注意的是,监督员工的工作进度需要与员工就任务的完成时间、进度和达到的标准形成一致的共识,否则员工会认为管理者是在“突袭检查”,很容易让员工产生抗拒心理。

(2)建立通畅的沟通渠道

管理者如果想要监督支持员工,做员工的责任伙伴,就要构建畅通的沟通渠道。建立沟通渠道,不仅可以让管理者及时地对员工进行监督,为员工提供支持性的工作,同时,员工也能进行自我监督。当自己需要管理者的帮助时,可以及时地与管理者建立沟通,从管理者那里得到支持。(www.xing528.com)

例如,管理者可以建立团队交流微信群,也可以鼓励员工通过邮箱或者在线反映问题,沟通工作情况。

(3)会议监督

在团队管理中,频繁的会议时间会让员工感到疲累和厌倦。但对管理者来说,会议是一个了解员工当前工作情况和工作成果、发布和分配任务最好的方式。

首先,管理者要注意会议的次数,一周不宜超过两次。当周例会形成一个习惯后,管理者和员工之间会形成一种默契。此时的例会也会成为管理者和员工交流的一个渠道。

其次,管理者可以尽情地在例会时间了解员工当前的工作成果和接下来的工作安排,对员工工作进行一个阶段性的监督。在了解到员工情况后,管理者还需要给员工提供支持,询问员工:“你在完成工作的过程中,有遇到什么困难吗”“目前的工作有出现什么障碍吗”“你有什么困惑吗”“如果出现什么问题,可以及时来问我”等。

最后,员工也能通过例会积极向管理者反映自己的困惑和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进而得到管理者及时的指导,促使自己更有效地完成任务。

(4)分担员工责任

高效的管理者遇到问题时,首先会思考自身的问题,而不是第一时间问责员工。例如,管理者会问自己“如果员工没能及时完成工作,是不是由于我的监督和支持不到位,导致中间出现问题”“如果员工与我沟通不畅,是不是平时我给了员工太多的压力,使员工不愿意在我面前吐露真实的心声”。

管理者如果希望自己的监督对员工来说是一种福利,就要积极营造轻松、自在的氛围,在监督的同时给员工提供帮助和指导,分担员工一部分工作。例如,管理者可以加入员工的项目中,一方面能够更好地监督员工在工作上的表现,另一方面也能给员工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