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不要犹豫,该说不的时候要坚决

不要犹豫,该说不的时候要坚决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暂且不谈“故意拒绝”的妙处,只要一说起“拒绝”这两个字,不少人都会感叹“拒绝别人很困难!”为什么说“不”这么难呢?翻阅古今典籍,会看到很多呼吁大家坚持原则的内容,提倡该说“不”的时候一定要说“不”。结果,那些轻易不敢拒绝别人的人常常委曲求全,以致因为莫名小事而怒发冲冠,成了“从来不发火,发火就杀人”的人。该拒绝别人的时候,请勇敢地说“不”。

不要犹豫,该说不的时候要坚决

暂且不谈“故意拒绝”的妙处,只要一说起“拒绝”这两个字,不少人都会感叹“拒绝别人很困难!”为什么一定要让人牵着鼻子走呢?为什么说“不”这么难呢?

在日常的沟通交流中,拒绝也是一项必要的对话内容。因为不懂得拒绝的人,会一直处于被动的位置。

已故的国宝级大师启功先生,也是不得已才拒绝别人。启功先生是我国知名的书法家,所以向他求学、求教的人几乎踏破了门槛,先生住处终日脚步声和敲门声不断,启功先生曾自嘲:“我真成了动物园里供人参观的大熊猫了。”

有一次,启功先生患了重感冒,连床也起不来了。担心有人敲门,他就在门外贴了一张白纸,上面写了两句话:“熊猫病了,谢绝参观;如敲门窗,罚款一元。”尽管病卧在床,但先生仍不失幽默。

后来,此事被著名漫画家华君武先生知道了。华先生专门画了一幅漫画,并题云:“启功先生,书法大家。人称国宝,都来找他。请出索画,累得躺下。大门外面,免战高挂。上写四字,熊猫病了。”

后来,启功先生的挚友黄苗子也听说了这件事。为了保护自己的老朋友,黄先生便用“黄公忘”的笔名写了一首《保护稀有活人歌》,呼吁大家应该关爱老年知识分子健康。后来,这首歌被刊登在《人民日报》上,其末段的内容如下:“大熊猫,白鳍豚,稀有动物严护珍。但愿稀有活人亦如此,不动之物不活之人从何保护起,作此长歌献君子。”从这件事就能看出,不论你处在生活的哪个位置,拒绝都是必要的生活内容。

翻阅古今典籍,会看到很多呼吁大家坚持原则的内容,提倡该说“不”的时候一定要说“不”。然而,为什么还有很多人对此难以启齿呢?

这里面有一些深层的心理因素,多数人觉得拒绝别人时,自己心里会产生压力,担心跟对方从此心怀芥蒂。结果,那些轻易不敢拒绝别人的人常常委曲求全,以致因为莫名小事而怒发冲冠,成了“从来不发火,发火就杀人”的人。

为什么不敢向别人提出要求,同时又对别人提出的要求无法拒绝呢?我们的心底深处在怕什么?这来源于儿时的成长经历。

小时候,很多孩子跟父母之间都有过这样的对话。

孩子:“我想让你陪我去动物园。”(www.xing528.com)

妈妈:“不可以。”

孩子:“哦。我的同学都去过那里。”

妈妈:“看我都这么累了,你就不能让我休息一会儿。”

每个大人都有无法满足孩子的时候,当然,他们自己也会因此而在心理上感到不舒服。为了避免自己产生这种感觉,拒绝孩子的时候,他们就会附加一些理由,让拒绝看上去很合理。

这对孩子的心理有什么影响呢?提了一个要求之后,不仅没有被满足,还被大人批评为不能理解别人,得到一个负面的评价。

长大之后,孩子就会慢慢地不敢再向别人提要求,并认为提要求遭遇拒绝是非常糟糕的事情。一个不会向别人提要求的人,他的内心大多是敏感的,看待事情的态度也是悲观的。

一个不会向别人提要求的人,在别人提出某个要求时,也容易点头答应。由于长期处于这种脆弱的状态,所以,就算别人提出的要求不合理,他们往往也难以启齿去拒绝。

既然了解了这种心理,也明白这属于成长的印痕,那我们就要学会突破。

不突破,我们很难真正长大;突破了,我们就过了一道难关,并有可能成长为更优秀的人。

该拒绝别人的时候,请勇敢地说“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