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寻找光的方法及其在艺术中的应用

寻找光的方法及其在艺术中的应用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光之大者日月,细者灯火。求光之法,如光在物之左,则左明而右晦;在右,则右明而左晦;在上,则上明而下晦。而绣之求台于光,在用线配色。水中之光影,无论主画稿,主仿真,于大别七色之中,各析其深浅浓淡多数之色,以合光之明晦,惟水中之光影,纯用墨灰色。大凡临时之求光,在平时之体物,虽一小草一细石,无物不有光,即无在不当体会其光之向背。

寻找光的方法及其在艺术中的应用

光之大者日月,细者灯火。面光者阳,背光者阴。阳则明,阴则晦,无山水、人物、走兽、翎毛、花卉一也,推之宫室、器具犹一也。画之分阴阳,惟镜摄、铅画、油画则然,中国画或不尽然,绣则不可不兼明此理。求光之法,如光在物之左,则左明而右晦;在右,则右明而左晦;在上,则上明而下晦。若水之光,乃在下。所谓左、右、上、下者,面也,背也;面背之间有侧焉,则光亦在明晦之间。水之激而泻者,受光多则明;回而漩者,受光少则晦。平水远则明,近则晦;物之影于水者,近水则晦,远则明。其明晦皆变其本物之色,惟灯火之影,于水则本色仍在焉。雪之光视风:向东则雪盛于东,光亦盛于东;向西亦然,为其光之混同而一色也,故雪之光较简。若地小而光多者,无过于人面,额也,颧也,鼻也,辅也,耳也,中眳也(眉睫之间),皆阳也。非是,皆阴也。如何而得阴阳之分数,则以画稿若干分之面,度若干分之光以求之。而绣之求台于光,在用线配色。面光者色浅,背光者色深,侧者酌深浅之中以取和。

水中之光影,无论主画稿,主仿真,于大别七色之中,各析其深浅浓淡多数之色,以合光之明晦,惟水中之光影,纯用墨灰色。人面则铅画用白以取明,用墨灰以取晦。油画人面,则须视老少颜色之不同,准其色以用线,不能拘一格,他物又异是。大凡临时之求光,在平时之体物,虽一小草一细石,无物不有光,即无在不当体会其光之向背。总之,光则阳明阴晦,色则明浅暗深,二义概之。而由浅而深,由明而晦,必求其渐而和一法概之。斯其大要矣。(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