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思维导图结构及其神奇之处

思维导图结构及其神奇之处

时间:2023-07-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任何一幅思维导图都是由“图像”“颜色”“分支线”和“关键词”构成的。与表面上看起来乱糟糟的样子不同,思维导图的内部结构是非常严谨的。而围绕在中心主题四周的,则是思维导图的分支。图4-3这幅思维导图的中心主题是“学习的真相”。在这张思维导图中,我选择使用放大镜作为中心主题的图像。这6个词因为离得最近,所以被称为“思维导图一级分支”。对于不熟悉思维导图的人而言,这似乎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

思维导图结构及其神奇之处

任何一幅思维导图都是由“图像”“颜色”“分支线”和“关键词”构成的。简单地说,思维导图就是把你的想法画出来。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在第二章中,你已经见过了思维导图。但那毕竟是没有任何实际内容的躯壳。接下来你将看到的,是一幅包含了具体内容的、非常典型的手绘思维导图。

图4-1

还记得我们在第二章讲过的“思维导图的构成要素”吗?你现在有60秒的时间在图4-1中找出这些要素。

好的,时间到。看看图4-2吧,你是否找到了图中标示出的思维导图要素?

图4-2

是的,就像我们之前曾经提过的,任何一幅思维导图都是由“图像”“颜色”“分支线”和“关键词”构成的。我们也可以就此给思维导图下一个定义——思维导图就是将图像、颜色、分支线和关键词组合在一起,用来表达人们思维状态的工具。简单地说,思维导图就是把你的想法画出来。(www.xing528.com)

与表面上看起来乱糟糟的样子不同,思维导图的内部结构是非常严谨的。每一幅思维导图有且只有一个中心主题。而围绕在中心主题四周的,则是思维导图的分支。为了方便大家理解,请看图4-3。

图4-3

这幅思维导图的中心主题是“学习的真相”。需要注意的是,构成中心主题的,不仅仅是文字,还包括与文字交织在一起的图像。在这张思维导图中,我选择使用放大镜作为中心主题的图像。真相通常不会大摇大摆地招摇过市,它们常常隐藏在我们不去注意的地方。因此,我画了一个放大镜,意思是用放大镜来寻找真相。

围绕在“学习的真相”周围的,是这幅思维导图的分支,也就是图4-3中用椭圆圈起来的部分。所谓“思维导图的分支”,是指由分支线、关键词以及对应关键词的图像组合起来的整体。

在这幅思维导图中,分支总共有6个。其中,离中心主题最近的关键词分别是:自我观念、习惯、顺序、目标、倒退和练习。这6个词因为离得最近,所以被称为“思维导图一级分支”。在这6个一级分支关键词的后面,还有一些词汇。比如紧挨着“自我观念”的,是“威力”“暗示”和“反馈”。这3个词因为紧挨着一级分支,所以被称为“二级分支”。如果这三个词的后面还有其他关键词的话,这些关键词就被称为“三级分支”,以此类推。思维导图的关键词可以无限延展,以至无穷。

思维导图的阅读顺序与我们传统的阅读顺序有着很大的不同。平时我们都是从一张纸的左上方开始,从左至右,由上至下地进行阅读。而阅读思维导图一级分支的时候,要从一点钟方向的分支开始,顺时针读下去。就这幅思维导图而言,我们在看完了中心主题后,第一个要看的分支就是“自我观念”,第二个要看的是“习惯”……最后一个要看的分支是“练习”。对于二级分支,以及其他后续的分支而言,要遵循由上至下,由左至右的阅读顺序。

顺便说一下,《学习的真相》是我在2014年出版的一本学习方法类拙作,而你们刚才看到的那张思维导图,就是当年我构思写作这本书时绘制的原稿。《学习的真相》全书共24万字,而这张思维导图连中心主题都算上,仅有44个字。你能想象一本20多万字的著作是由这样一张44个字的思维导图演绎而来的吗?

对于不熟悉思维导图的人而言,这似乎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但是对于思维导图高手来说,这很平常。只要肯下功夫学习思维导图,你也能做到同样的事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