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唐初儒家对学问的独特见解与后世不同

唐初儒家对学问的独特见解与后世不同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儒考論歷代樸學,莫不致詳漢、宋及清之盛,鮮有究心唐代者。然而承漢啓宋,實繫于唐,學者固不容不知也。大抵唐之實學,經衰而史盛。今之所謂正史,若晉、梁、陳、齊、周、隋諸書,及南、北史皆成於唐,而《五代史志》尤以詳贍著稱,日在人間,無煩演贊。然則疑古之風,周、秦實發其端,漢人已暢其緒,知幾特承前人之論,引申而推演之耳。由此論之,有唐一代史學,實有承先啓後之功。

唐初儒家对学问的独特见解与后世不同

近儒考論歷代樸學,莫不致詳漢、宋及清之盛,鮮有究心唐代者。然而承漢啓宋,實繫于唐,學者固不容不知也。大抵唐之實學,經衰而史盛(唐初經師如陸、孔諸家,皆前朝遺獻,其於羣經有論贊之功,無自得之學)。即以史言之,誠有度越往古者矣。今之所謂正史,若晉、梁、陳、齊、周、隋諸書,及南、北史皆成於唐,而《五代史志》尤以詳贍著稱,日在人間,無煩演贊。獨劉知幾以淵博之學,弘通之識,取古近史籍而揚搉其利病,闡明其義例,自創新體,述爲《史通》,於是史部批判之業,始有專書。論者或病其掎摭前人,語傷刻覈,而疑古惑經,尤足害道。不悟上世之事,著之竹帛甚晚,十口相傳,不能無增飾之言;五方殊音,不能無譌變之語。是以“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子貢已致其疑;《武成》之“血流漂杵”,《雲漢》之“靡有孑遺”,孟子亦糾其謬。其後《吕覽》有《察傳》之篇,史公有考信之説,至王充《論衡》出,多抨虚妄,論述益廣。然則疑古之風,周、秦實發其端,漢人已暢其緒,知幾特承前人之論,引申而推演之耳。雖所言未必盡是,然發凡起例,實爲後世史家闢一新徑。降至有清,遂開崔述考信一派,讀書求是之風,超軼往代;而古史考證之業,如日中天。論者不察其得失,相與短之,豈通識哉!知幾六子,學行皆著,而秩尤有名。秩嘗采經史自黄帝迄天寶末,制度沿革,議論得失,仿《周禮》六官爲《政典》三十五篇,房琯稱其才過劉向。其後杜佑得其書,因釐析條目,增補闕遺,勒成《通典》二百卷,自是吾國始有貫串歷代專詳典制之書。而言禮一門,多至百卷,六朝遺説,薈萃其中。非第詳於考史,抑且有裨於説經矣。隋、唐學者精熟《史》、《漢》,故注説之家至繁,今所行三史舊注,猶唐人作也。唐人治史,尤肆力於當代掌故,自蘇冕次高祖至德宗九朝之事,爲《會要》四十卷,而會要之體,於是創立;林寶爲《元和姓纂》,而姓氏之學,益號專門。至於賈耽之治地理,實裴秀以後一人。史稱其製繪地圖,特留意於遷革,古郡國題以墨,今州縣題以朱,斯又治沿革地理者之先河已。由此論之,有唐一代史學,實有承先啓後之功。後人徒鑒於唐世官修諸史行而私門著述廢,章學誠《方志略例》遂謂史學亡於唐,斯固未暇稽覈情實,而漫爲抑揚之辭,非定論也。(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