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旅行与垂钓:林语堂的独特见解

旅行与垂钓:林语堂的独特见解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林语堂反对旅游中的“虚假”情况。林语堂认为,旅行的真正动机应完全和这些虚假的旅行相反。因此在林语堂看来,旅行的真正理由实是在于变换所处的社会,使他人拿他当寻常人看待。虽然林语堂喜欢垂钓,但他不是一个钓鱼专业人士。

旅行与垂钓:林语堂的独特见解

懂得享受生活的人,也会享受生活中旅游的乐趣。旅游不仅可以缓解生活中的各种压力,还可以开拓生活的视野,陶冶人生的情操。林语堂喜爱旅游。每当完成自己的写作任务,他都要带着家眷到西方各国去旅游一番。林语堂特别欣赏清朝初期的文学家张潮《幽梦影》里的一句格言:“能闲人之所忙,然后能忙人之所闲。”他自己的话是:“尽力工作,尽情享乐。”

林语堂是一个旅游爱好者。他的足迹踏遍西欧各国的游览胜地,并且,他很懂得旅行中的乐趣。他在《旅行的享受·论游览》文章中说:“一个真正的旅行家必是一个流浪者,经历着流浪者的快乐、诱惑和探险意念。旅行必须流浪式,否则便不成其为旅行。旅行的要点在于无责任、无定时、无来往信札、无嚅嚅好问的邻人、无来客和无目的地。”“一个好的旅行家决不知道他往那里去,更好的甚至不知道从何处而来。他甚至忘却了自己的姓名。”

林语堂反对旅游中的“虚假”情况。他说第一种虚假旅行,“即旅行以求心胸的改进。这种心胸的改进,现在似乎已行之过度;我很疑惑一个人的心胸,是不是能够这般容易地改进。”他举例说明:“现代的导游者的组织,这是我所认为无事忙者令人最难忍受的讨厌东西。当我们走过一个方场或铜像时,他们硬叫我们去听他讲述生于1772年4月23日,死于1852年12月2日等。我曾看见过女修道士带着一群学校儿童去参观一所墓,当她们立在一块墓碑的前面时,一个女修道士就拿出一本书来,讲给儿童听,死者的生死月日,结婚的年月,他的太太的姓名,和其他许多不知所云的事实。我敢断定这种废话,必已使儿童完全丧失了这次旅行的兴趣。成人在导游的指引之下……竟还会拿着铅笔和日记簿速记下来。”

林语堂说第二种虚假的旅行,即“为了谈话资料而旅行,以便事后可以夸说。我曾在杭州名泉和名茶的产地虎跑,看见过旅行者将自己持杯饮茶时的姿势摄入照片。拿一张在虎跑品茶的照片给朋友看,当然是一件很风雅的事情,所怕的就是他重视照片,而忘却了茶味。这种事情很容易使人的心胸受到束缚,尤其是自带照相机的人,如我们在巴黎伦敦的游览事中所见者。他们的时间和注意力完全消耗于拍摄照片之中,以致反而无暇去细看各种景物了。这种照片固然可供他们在空闲的时候慢慢地阅看,但如此的照片,世界各处哪里买不到,又何必巴巴地费了许多事特地自己跑去拍摄呢。这类历史的名胜,渐渐成为夸说资料,而不是游览资料。”

林语堂认为,旅行的真正动机应完全和这些虚假的旅行相反。第一,旅行的真正动机应为旅行以求忘其身之所在,或较为诗意的说法,旅行以求忘却一切。凡是一个人,不论阶级比他高者对他的感想怎样,但在自己的家中,总是唯我独尊的。同时他须受种种俗尚、规则、习惯和责任的束缚。“一个银行家总不能做到叫别人当他是一个寻常人看待,而忘却自己是一个银行家。”因此在林语堂看来,旅行的真正理由实是在于变换所处的社会,使他人拿他当寻常人看待。“介绍信于一个人做商业旅行,是一件有用之物,但商业旅行是在本质上不能置于旅行之列的。一个人倘在旅行时带着介绍信,他便难于期望恢复他的自由人类的本来面目。也难于期望显出他于人造的地位之外的人类天然地位。”林语堂指出,一个人到了一处陌生地方时,除了受朋友的招待,和介绍到同等阶级的社会去周旋的舒适外,还有比这好的,由一个童子领着到深山丛林里去自由享受游览的乐趣。(www.xing528.com)

林语堂还喜欢钓鱼。他对钓鱼的体会是:钓鱼乐在钓而不在鱼。他专门写了《记纽约钓鱼》和《谈海外钓鱼之乐》的文章,在前者说:“人生必有痴,而后有成,痴各不同,或痴于财,或痴于禄,或痴于情,或痴于渔。”正像他喜欢发明中文打字机一样,对钓鱼也是痴迷有加。在《谈海外钓鱼之乐》中说:“人生何事不钓鱼,在我是一种不可思议之谜。”

他谈到了在阿根廷的巴利里洛奇湖的一次垂钓的乐趣:“到目的地停泊以后,我们两人开始垂钓。也不用钓竿,只是手拉一捆线而已,果然天从人愿,钩未到底,绳上扯动异常,一拉上来,就是一线三根钩上,有鱼上钩,或一条,或三条。这样随放随拉,大有应接不暇之势,连抽烟的工夫都没有。不到半小时舱板上尽是锦鳞泼剌,已有一百五十条以上的鱼,大半都是青鬣。……这是我有生以来钓鱼最满意的一次。到岸上检得二篓有余。皆送堤上的海鲜饭店。这是一家有名的海鲜饭店,名为Spadavecchia,打电话叫我太太来共尝海味,并证明渔翁不净是说谎话的人。而在此场中也可看到阿根廷国人集团唱歌,那种天真欢乐的热闹,为他国所难见到的。”

虽然林语堂喜欢垂钓,但他不是一个钓鱼专业人士。他只是在工作之余或休假避暑之时的一种“生活的艺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