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用智慧击败荒谬,巧妙劝服对方

用智慧击败荒谬,巧妙劝服对方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谬制谬”,也就是面对谈判对手的谬论,我们有时可以用确凿的事实、严密的论据去反驳,但以谬制谬的方法却并不是这样,而是用跟对方同样荒谬的言语进行反击,这同样也能达到制服对方的目的。这时优孟先不指出楚庄王的错误,而是顺着他的想法,推理出一系列结论,让楚庄王意识到自己的想法是荒谬的,而优孟则达到了“以谬制谬”的目的。我们在使用“以谬制谬”这种谈判说服方式时,应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用智慧击败荒谬,巧妙劝服对方

“以谬制谬”,也就是面对谈判对手的谬论,我们有时可以用确凿的事实、严密的论据去反驳,但以谬制谬的方法却并不是这样,而是用跟对方同样荒谬的言语进行反击,这同样也能达到制服对方的目的。用简单的话来说,也就是当对方说出错误的言论时,不要去纠正他,而是顺着对方的错误言论,推出错误的结果。一旦结果呈现出对方面前时,对方的错误言论也就不攻自破了。这种辩论方法的巧妙之处在于,是对方主动开口承认自己的言语是错误的,对论敌来说,无疑是自己打自己的耳光。当然,正因为如此巧妙,才会在辩论中发挥出强有力的作用,让对方没有办法还击,只能哑口无言。

谈判实景

楚庄王钟爱一匹马,这匹马穿的是华丽锦缎,住的是华丽房屋,睡的是床铺,吃的是切好的干枣。后来这匹马死了,楚庄王决定用棺椁装殓它,以大夫的礼仪来替它风光大葬。大臣们议论纷纷,都认为楚庄王的做法很不妥。楚庄王不听众人的劝解,说谁敢再为葬马的事情劝说他,就要杀他的头,群臣都不敢再劝了。

这时,楚国的乐官优孟大哭着走了进来。楚庄王奇怪他为什么哭,优孟回答说:“这匹马是大王最喜欢的,就凭楚国这样大的国家,有什么事情办不到?大王却只用大夫的礼仪来安葬宝马,太不够档次了,大王应该改用人君的礼仪来葬马。”楚庄王问:“怎么样用人君的礼仪葬马呢?”优孟说:“臣请求大王用雕饰过的玉做棺材,派甲士挖穴,让老人和孩子背土。齐、赵两国陪侍在前面,韩、魏两国护卫在后面。庙堂祭祀用太牢为祭品,封给万户大的地方作为它的奉邑。”

听到这里,楚庄王已经默认这样的方式好像太过分了,优孟见时机已经成熟,便下结论说:“诸侯听到了这件事,都知道大王您轻视人而重视马。”楚庄王一听,马上说:“寡人的过错竟到了这种地步吗?太不可思议了,我该怎么办呢?”优孟笑着说:“请大王将这匹马当做一匹普通的牲畜来埋葬吧,在地上挖个土灶,用铜铸的大鼎作为棺材,赏赐给它姜枣,再用木兰树的皮铺在棺材里,用粳米做祭品,用大火炖煮,将它埋葬在马的肠胃里。”楚庄王觉得优孟说的话在理,于是叫人把马交给了宫里主管膳食的官员。

谈判心理策略分析

楚庄王要给马办丧事,这本来就是很荒唐的,而将马的葬礼办得跟大夫的葬礼一样简直就是胡闹。但在楚庄王自己看来却不觉得有什么过错,因为他太爱那匹马了,面对楚庄王如此的决定,大臣们如何好反驳呢?这时优孟先不指出楚庄王的错误,而是顺着他的想法,推理出一系列结论,让楚庄王意识到自己的想法是荒谬的,而优孟则达到了“以谬制谬”的目的。(www.xing528.com)

我们在使用“以谬制谬”这种谈判说服方式时,应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1.必须确认对方的言论是“谬”的

以谬制谬的方式只针对对方的言论是“谬”的,假如你明明知道对方的言论是正确的,还使用这种方法,那无疑就是给自己难堪,因为你所推理出来的结论会证明你的言论是错误的。

2.采用以退为进的辩论

即便发现对方的言论是极其荒谬的,也不需要说破,而要先假设对方观点是合理的,然后将对方貌似合理的论点加以引申,推出一个明显错误的谬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有力地驳倒对方的观点,这样的反击才是大快人心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