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闭关锁国政策逐渐放宽,迎来新变化

闭关锁国政策逐渐放宽,迎来新变化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欧美列强在东亚的一系列举措已经不允许日本维持闭关锁国政策。英法两国频繁派船到琉球要求通商。当时萨摩藩藩主岛津齐兴的长子岛津齐彬非常开明,通晓国际形势,意识到闭关锁国无以为继,但日本的国内形势还不允许日本对外开放。有人主张琉球同样适用于闭关锁国政策,有人则主张:阿部正弘琉球奉清朝为正朔,是日本和清朝共同的附属国,是化外之地。岛津齐彬的目的是通过琉球与法国的通商活动为萨摩藩谋利。

闭关锁国政策逐渐放宽,迎来新变化

欧美列强在东亚的一系列举措已经不允许日本维持闭关锁国政策。英法两国频繁派船到琉球要求通商。更有甚者,法国要求在琉球传播基督教。这两个条件都违背了德川幕府的法令。琉球不想答应英法的要求,但琉球狭小势弱,无法抗争,只能通过萨摩藩向德川幕府告急。当时萨摩藩藩主岛津齐兴的长子岛津齐彬非常开明,通晓国际形势,意识到闭关锁国无以为继,但日本的国内形势还不允许日本对外开放。于是,岛津齐彬采取措施,压制藩内的反对派,和外国通商,使萨摩藩富强起来,一展雄图。德川幕府的老中阿部正弘召集老中们商议如何处理琉球的事情。有人主张琉球同样适用于闭关锁国政策,有人则主张:

阿部正弘

琉球奉清朝为正朔,是日本和清朝共同的附属国,是化外之地。在处理琉球问题上,日本和清朝的意见有可能不一致。日本的国力和国防力量都很薄弱,不如听之任之。(www.xing528.com)

岛津齐彬

岛津齐彬看出德川幕府苟且偷安的真实意图后,向幕府建议答应法国的要求,允许琉球与法国通商。岛津齐彬的目的是通过琉球与法国的通商活动为萨摩藩谋利。琉球狭小,物产不多,无法满足法国的需求。于是,岛津齐彬请求德川幕府恢复与清朝的贸易,这样就可以获取足够的物资满足法国的贸易需求。岛津齐彬的真实意图是借着与清朝开展贸易的名义,用萨摩藩内的产物和英法进行贸易,从中获利。因为英法本身也和清朝进行贸易。弘化三年(1846年)五月,德川幕府的老中们经过商议后同意了岛津齐彬的建议,并委托岛津齐彬处理琉球事宜。水户藩藩主德川齐昭听说这件事情后,对德川幕府做出的这一决定表示不满。法国人也清楚从琉球获取的利益有限,在让-巴蒂斯特·赛西尔离开琉球后没有再逼迫琉球与法国建立外交关系。德川幕府虽然允许外国与琉球通商、通信,但绝对禁止列强在琉球传播天主教。岛津齐彬为了让琉球的法国传教士离开琉球,利用琉球是清朝的附属国这层关系,也利用了清朝的虚荣心,让琉球人拜托清政府和常驻广州的法国公使进行交涉。结果,法国公使派人将琉球的法国传教士接走了。让德川幕府头疼的琉球问题总算解决了。此后,欧美列强开启了逼迫日本放弃闭关锁国政策的端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