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企业计划与预算:管钱之前奏优化

企业计划与预算:管钱之前奏优化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很明显,这行不通。原来,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个分粥人都尽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均,也只能认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单位如果有不好的工作习气,一定是机制问题,一定是没有完全公平公正公开,没有严格的奖勤罚懒制度。如何制订这样一个制度,是每个领导需要考虑的问题。

企业计划与预算:管钱之前奏优化

案例导入

七人分粥

19世纪中期,一场淘金潮席卷了美国西部,世界各地的人们纷纷向美国西部涌去,但是,美国西部地区经济匮乏,生活水平落后,这让淘金之路异常艰辛。一开始,大家都出手阔绰,花钱总是大手大脚,然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绝大部分人没有淘到金子,反而花光了积蓄。有相当一部分人放弃了淘金梦,也有一部分人在淘金路上撒手西归,只有一小部分人还在执着地坚持着淘金梦。

有七个淘金者走到了一起,他们身上的钱所剩不多,于是,大家商量在一起吃住,将七个人的钱财全部集中在一起,每天喝粥度日,这样可以熬过一段时间。一开始,大家围坐在粥桶旁,很随意地吃粥,这样一来,吃得快的人吃得稍微饱一些,慢的人则吃不饱。久而久之,有人开始不满,于是,他们想了办法,通过平均分配的方式进行分粥,这样,大家就不用抢了。但是,谁来分粥呢?于是,他们决定以抓阄的方式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换一次。

可是,问题又来了,每周下来,大家发现,只有一天能吃饱,那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只有这一天,自己才会分到很多粥。很明显,这行不通。大家又开始想办法,如何更好地分粥呢?后来,他们想到推举一个人来分粥,这个办法比起每个人轮换的办法的确强多了,然而,时间一长,问题又来了。强权就会产生腐败,其他六个人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分粥的人,搞得队伍一片乌烟瘴气。于是,大家又重新商定分粥方式,有人就提议,可以组成三人的分粥委员会,其他四个人则组成评审委员会,分粥的时候,先由分粥委员会分粥,再由评审委员会评审,审核通过后,就可以吃粥了。(www.xing528.com)

果然,这个办法很快奏效,然而,时间一久,弊端也显露出来,大部分时候评审委员会都不满意分粥委员会的劳动结果,这样,等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而且大家淘金的时间也减少了。之后,大家又开始想其他方式。最后有人提议,同样实行轮流分粥,但和之前的办法稍有不同,那就是先不固定饭碗,由分粥的人平均分配七人的粥,分好后,分粥的人要等其他人都挑完后才能拿剩下的最后一碗粥。终于,这个方式让每个人心里都非常舒服,也觉得非常公平,这个方式一直被沿用到七个人分开的那天。

原来,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个分粥人都尽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均,也只能认了。

故事启示:

本故事中,同样是七个人,不同的分配制度,却有着不同的效果。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单位如果有不好的工作习气,一定是机制问题,一定是没有完全公平公正公开,没有严格的奖勤罚懒制度。如何制订这样一个制度,是每个领导需要考虑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