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集体协作激发创新思维的方法

集体协作激发创新思维的方法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集体修改作文就是合作学习的一种方式,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作文的鉴别能力。在集体批改作文的活动中,选择哪些作文作为集体修改的典型病文也有一定的讲究,通常的做法是三轮筛选:第一轮:教师筛选。撇开那些学生分数相近的作文,挑选那些评分差异大的作文作为集体批改的对象。教师通过发动全班学生来集体纠错,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能够提高大家修改作文的积极性。

集体协作激发创新思维的方法

在大卫·约翰逊(David Johnson)和罗杰·约翰逊(Roger Johnson)建立起来的合作学习的“共同学习”模式中,确立了四种在任何种类的合作学习活动中都应包括的因素,其中之一就是“学生间面对面的相互作用”。[2]集体修改作文就是合作学习的一种方式,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作文的鉴别能力。在集体批改作文的活动中,选择哪些作文作为集体修改的典型病文也有一定的讲究,通常的做法是三轮筛选:

第一轮:教师筛选。由教师先浏览一遍全班学生的作文,从中挑选十篇好、中、差不同档次的典型病文,在征得作者同意后,以匿名的形式打印出来,然后分发给全班学生。第二轮:学生评分。每个学生根据本次作文的具体要求,从审题立意、思路结构、材料选用、语言表达等方面给这些作文分别打分。第三轮:确定对象。全班分为四个小组,请每个小组选出两名学生分别报出他们对这十篇作文的评分,然后对所得到的八组分数进行大致分类,大致分为两大类:评分相似的和评分差异大的。撇开那些学生分数相近的作文,挑选那些评分差异大的作文作为集体批改的对象。通过三轮筛选挑选出典型病文的好处是:教师挑选的病文范围较广,可以给学生较大的思考空间,同时还牵涉预设和生成的问题,即有些问题教师认为学生应该已经掌握,恰恰却是学生的软肋所在,所以在课堂预设时就应该给生成预留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对那些评分接近的作文之所以不多深究,是因为学生们基本上都能够正确认识到它们的优缺点,如果再过多“纠缠”,纯属浪费时间,也没有必要。最后要讨论的一般只有三五篇文章,因为学生对它们的认识存在很大分歧,所以就更具典型性,对这些文篇的讨论反映出学生的认识模糊点所在,如果解决了其中的问题,就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将对学生今后的写作产生很大的助益。(www.xing528.com)

进入集体改的环节后,由于对病文的评分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全班学生自然地形成了两大阵营,两大阵营之间会展开激烈的辩论,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从不同角度对病文进行点评并阐述自己的理由。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通过对学生的批改进行点评来把握评改的方向,绝不能让学生放任自流,否则会前功尽弃。教师在此过程中也要进行适当的引导,澄清学生头脑中的一些模糊甚至错误的观念,解决一些学生的共性错误。教师通过发动全班学生来集体纠错,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能够提高大家修改作文的积极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