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使用替代变量进行敏感性测试:优化盈余管理方法

使用替代变量进行敏感性测试:优化盈余管理方法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Ball、Shivakumar使用市场回报来区分不对称的损益确认及时性,从而衡量盈余管理。本章还检验了境外董事是否影响应计质量。表12-6使用盈余管理(因变量)的替代度量进行敏感性测试续表续表续表注:“***”“**”“*”分别表示1%、5%、10%的显著性水平(双尾);t值经过公司与年度的双重聚类调整。

使用替代变量进行敏感性测试:优化盈余管理方法

表12-6采用修正后的Jones模型(Jones,1991;Dechow et al.,1995)计算盈余管理(|DA|)。在表12-6的Panel A和B中,假设12-1和假设12-2在全样本、倾向得分匹配配对样本和传统匹配样本下仍然有效。

Ball、Shivakumar(2006)使用市场回报来区分不对称的损益确认及时性,从而衡量盈余管理。本章基于市场回报和Ball、Shivakumar(2006)方法构造了另一个盈余管理的变量(DA_RET)。Panel C和Panel D组的结果再次支持了假设12-1和假设12-2。

本章还检验了境外董事是否影响应计质量。Dechow、Dichev(2002)将应计项目与当前、过去和未来现金流的匹配视为应计质量、由应计估计误差值度量。本章使用模型中残差的标准差作为应计质量的替代变量(AQ);标准偏差越大的公司持续收益越少,应计利润越大,现金流、应计利润和收益的波动性越大。AQ值越高,应计质量越差。表12-6中Panel E和Panel F显示了6 392个公司—年度观测值的检验结果,为假设12-1和假设12-2提供了重要的支持。[12]

表12-5 采用狭义的境外董事定义进行敏感性测试

续表

续表

注:“***”“**”“*”分别表示1%、5%、10%的显著性水平(双尾);t值经过公司与年度的双重聚类调整(Petersen,2009)。所有变量的定义参见“附录12-1”。(www.xing528.com)

表12-6 使用盈余管理(因变量)的替代度量进行敏感性测试

续表

续表

续表

注:“***”“**”“*”分别表示1%、5%、10%的显著性水平(双尾);t值经过公司与年度的双重聚类调整(Petersen,2009)。所有变量的定义参见“附录12-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