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孙可之文集》及其《经纬集》的重要价值及版刻艺术

《孙可之文集》及其《经纬集》的重要价值及版刻艺术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孙可之文集》一名《经纬集》,又名《孙职方集》,唐孙樵撰。黄丕烈曾断言“《孙可之文集》,毛刻《三唐人集》而外,世无刊本”,当他见到宋蜀刻本时,遂认为“所见有胜于前人”。经过对勘,我们可知宋蜀刻本《孙可之文集》和正德本及以后诸刻的渊源关系,以及存在的明显歧异。由此可见宋刻本《孙可之文集》在文字内容上的重要价值。此外,在版刻艺术上,《孙可之文集》也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孙可之文集》及其《经纬集》的重要价值及版刻艺术

《孙可之文集》一名《经纬集》,又名《孙职方集》,唐孙樵撰。他的著作,《旧唐书·经籍志》未载,自《新唐书·艺文志》记载孙樵《经纬集》三卷,《通志》《文献通考》因之,《郡斋读书志》著录同。《宋史·艺文志》则去“经纬”之名,直称《孙樵集》三卷。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记载孙樵集十卷,且言“自为之序,凡35篇,盖其删择之余也”。近代一些书目也著录为十卷。流传至今的孙樵文集仅见十卷本,卷帙适符陈氏书目和孙樵自序。如果不是《新唐书·艺文志》等书籍记载有误,那么很可能当初孙樵文集是有三卷、十卷两种本子并存于世的。

至于传世的诸种版刻,明代正德十二年(1517)王鏊、王谔刻本是较早而又难得的本子。正德以后较有影响的有明末毛晋汲古阁刻《三唐人集》本。此外还有明天启五年吴馡石香馆刻本、明崇祯乌程闵齐伋刻本、清嘉庆孙冯翼问经草堂刻本、清光绪二年(1876)冯竣光读有用书斋刻本等。但各本所据大率源于正德本,其中较通行的毛晋汲古阁本亦“乃震泽王守溪先生从内阁录出者”。守溪即王鏊,可见毛刻本也是源于王鏊刻本的。

南宋以后几百年间,孙集宋刻本一直罕见。黄丕烈曾断言“《孙可之文集》,毛刻《三唐人集》而外,世无刊本”,当他见到宋蜀刻本时,遂认为“所见有胜于前人”。经过对勘,我们可知宋蜀刻本《孙可之文集》和正德本及以后诸刻的渊源关系,以及存在的明显歧异。首先是卷次内容互倒,其次是文字有异。由此可见宋刻本《孙可之文集》在文字内容上的重要价值。此外,在版刻艺术上,《孙可之文集》也是不可多得的珍品。它与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的《张承吉文集》为同一时期的刻本,镌刻精美,楮墨优良,既是珍贵的文物,又是优美的艺术品。(www.xing528.com)

涵芬楼曾影印过此一宋本,收入“续古逸丛书”,但印数极少。1979年11月上海古籍出版社据北京图书馆藏宋蜀刻本影印,版框尺寸悉依原书。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11月出版影印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