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企业管理者来说,了解并掌握会计恒等式既有助于理解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的结构原理,也便于进行财务分析。所以,由此产生了基本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2.会计等式。综合等式并没有破坏会计基本等式。

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对企业管理者来说,了解并掌握会计恒等式既有助于理解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的结构原理,也便于进行财务分析。

1.基本会计等式。企业开展经营活动,其资金来源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投资人投入,二是借债。这些资财形成了企业的资产,其中来源于债权人的资金,形成了企业的负债;来源于投资人的资金,形成了企业的所有者权益。这一关系用公式表示就是:

以上公式反映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平衡关系,是资产负债表结构的精髓部分。所以,由此产生了基本会计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会计等式。企业目标就是赚钱。只有取得的收入抵销因这笔收入所花的费用还有剩余,企业才算盈利。正是如此,我们推出了另一重要等式:

收入-费用=利润(或亏损)

即:得到的-付出的=赚的(或亏的)(www.xing528.com)

3.综合等式。企业在持续经营过程中,盈利或是亏损,相应表现为企业钱数的增加或者减少。在某个时候,“收入-费用=利润”。利润就表明现金流入大于现金流出,也即企业资产的增多。从另一方面说,这一时刻负债不变,赚了是股东的,赔了也是股东的。

新的所有者权益=旧的所有者权益+利润=旧的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而,新资产=负债+新的所有者权益=负债+旧的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由此推出会计等式综合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据此不难看出,第一个会计等式是反映企业资金运动的静态状况,也就是企业经营中的某一天,一般是开始日或结算日的情况;第二个会计等式反映的是企业资金运动的情况。所有的资产都是为了赚钱,而资产一旦运用并取得收入时,资产就转化为费用,收入减去费用即为利润,又叫净收益。净收益又会作为资产用到下一轮的经营,于是就产生了综合等式。综合等式并没有破坏会计基本等式。当利润分配后,一部分交纳所得税,另一部分留存收益成为所有者权益,综合等式便消失了,又被还原成会计基本等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