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洞子墓群M1详细平面图及尺寸解析

高洞子墓群M1详细平面图及尺寸解析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洞子墓群M1平面图高洞子墓群M1(南—北)高洞子墓群M1甬道楹联拓片甬道平面呈北宽南窄的梯形,长0.41米、宽1.70米—1.80米、高1.94米—1.97米,甬道顶部近平,南北两侧装饰火焰纹,底部北高南低,高差约0.03米。

高洞子墓群M1详细平面图及尺寸解析

位于墓群的最东侧。平面形状略呈“甲”字形,由墓道、墓门、甬道和墓室四部分组成。方向162°。

墓道平面呈北窄南宽的梯形,北接甬道,南部为断崖,长4.36米—5.55米,宽2.14米—2.56米;墓道东南有三级弧形台阶,每级台阶皆有拐角,从下至上分别高0.24米、0.22米、0.16米,最上部台阶与墓道壁平齐,与东部小路相连。墓道壁北高南低,高0米—2.27米;墓道底部北高南低,高差约0.13米。

墓门由门框、门砧和门扇三部分组成。门框为双重,外门框宽2.26米、高2.33米;内门框宽2.05米、高2.27米、连楹护口径0.14米、深0.09米。门砧由门墩和轴眼组成,东侧门墩西、南为宽约0.05米的凹槽,门墩中部边长0.29米、顶部边长0.27米,轴眼近方形,边长为0.12米;西侧门墩东、南为宽约0.02米的凹槽,门墩中部边长为0.33米,顶部边长为0.30米,轴眼近半圆形,直径0.20米、深0.07米。门扇因墓葬早年被盗,散落在墓道内,双扇格子门,单扇门宽0.88米、高2.13米、厚0.12米;门轴近圆形,上门轴径0.10米、长0.05米,下门轴径0.11米、长0.06米。格眼饰四斜球文格、腰华板分左右两个部分,纹饰因风化不甚清晰,应为花草纹;障水板饰壸门,壸门内装饰蕙草纹。

高洞子墓群M1平面图

高洞子墓群M1(南—北)

高洞子墓群M1甬道楹联拓片

甬道平面呈北宽南窄的梯形,长0.41米、宽1.70米—1.80米、高1.94米—1.97米,甬道顶部近平,南北两侧装饰火焰纹,底部北高南低,高差约0.03米。甬道壁中部雕刻有门楹联,楹联上端为兽面、下端为仰、覆莲瓣纹,东部楹联为“山山水水重重□”,西部楹联为“子子孙孙世世贤”。

墓室为单室仿木结构。平面为八边形。墓室底部南北长3.03米、东西长3.08米、墓底至墓顶高2.68米。墓室中部为长方形棺床,南北长2.73米、东西宽2.12米、高0.12米,有两层收分。棺床与墓壁间有一周排水沟。墓壁被八根倚柱分为八个壁面,每壁面由两侧倚柱、龛、龛下装饰、阑额及斗拱组成;倚柱由柱础、覆盆、柱身、柱头斗拱几部分构成,甬道侧倚柱在甬道后壁雕刻,只刻出一半,较为简单,无柱础和覆盆,素面;其余倚柱柱础、覆盆、柱身均为四方抹角,斗拱为一斗三升,栌斗上承龙头、散斗上承替木连接墓顶,倚柱间除甬道外开有七龛,相对应壁尺寸和龛内纹饰基本相同;相邻倚柱上部均有阑额连接(甬道侧无),阑额两头有卷杀,入卯处凿成梯形;阑额下方两端饰龙首状雀替。阑额正中之上按补间铺作栌斗1朵(北壁除外),其下用角背承托,在柱头铺作和补间铺作之间用鸳鸯交手拱相连,拱上置散斗。

西南壁宽0.71米,右侧(以观察者背对壁或龛时身体左右为基准,下同)倚柱为甬道后壁雕刻,柱身高1.87米、柱头栌斗高0.15米,素面,左侧倚柱柱础高0.21米、覆盆高0.18米、柱身高1.51米、柱头栌斗高0.19米,柱身饰莲花莲蓬纹;阑额饰压地隐起云纹;龛内刻有屏风,单扇,高0.84米、宽0.43米,柱下接外撇“八”字形基座,格眼饰花卉纹,高0.35米,障水板饰折枝菊花纹,高0.26米;下壁饰迦陵频伽,为人、鸟、鱼合体,长0.60米,人首、长发、上身裸露,翅膀张开、双手抱胸、双脚腾空弱化,翅膀根部和腹部是鱼鳞纹,头向南;东南壁形制与西南壁基本相同,仅右侧倚柱柱础雕刻于墓底边沿上,柱础高0.14米、覆盆高0.19米、柱身高1.44米、柱头栌斗高0.22米,龛内屏风高0.81米、宽0.40米,格眼饰三朵牡丹花,高0.33米,障水板饰两朵盛开的菊花,下壁迦陵频伽上部饰祥云纹,头向北。

高洞子墓群M1西南壁壁龛屏风

高洞子墓群M1东南壁龛下部迦陵频伽

高洞子墓群M1西壁龛下部白虎拓片(www.xing528.com)

高洞子墓群M1东壁龛下青龙拓片

高洞子墓群M1西北壁龛下部玄武拓片

高洞子墓群M1东北龛下朱雀拓片

西壁宽0.97米,右侧倚柱共用西南壁左侧倚柱,左侧倚柱柱础高0.14米、覆盆高0.18米、柱身高1.52米、柱头栌斗高0.19米,柱身饰缠枝牡丹花;阑额饰压地隐起卷草纹,龙首雀替间饰云纹;龛内刻有屏风,单扇,高0.89米、宽0.62米,柱下接外撇“八”字形基座,上额(横柱)抹角,下横柱底部刻火焰纹,格眼饰束莲花、莲蓬纹,障水板饰衔仙草的白鹤,头转向南侧(右侧),障水板左侧为侍女,高0.40米,着长裙,两侧开衩,系腰带,脚踩云朵,双手捧物,头部因风化不清;下壁饰刻浅浮雕白虎,口衔绶带,脚踩祥云,头向南,身长0.71米。

东壁形制与西壁基本相同,左侧倚柱与东南壁右柱共用,右侧倚柱饰缠枝菊花纹;龛内屏风障水板饰口衔仙草的仙鹤,头转向南侧(左侧),障水板左侧饰侍女,高0.42米,露足尖,脚及地;下壁饰脚踩祥云的青龙及龙珠,青龙头向北,身长0.81米。

西北壁宽0.83米,右侧倚柱与西壁左侧倚柱共用,左侧倚柱与北壁左侧倚柱共用;阑额饰卷草纹,阑额下方饰云纹雀替;龛内刻屏风,单扇,高0.89米、宽0.52米,屏风基座及下部饰草叶纹,屏风未分格,饰牡丹花环绕的白鹿纹,白鹿口衔牡丹花枝;下壁饰壸门,壸门内饰玄武,玄武身长0.33米。

东北壁形制与西北壁基本相同,左侧倚柱与东壁右侧倚柱共用,右侧倚柱与北壁左侧共用倚柱;龛内屏风有分格,高0.88米,宽0.46米,柱下接外撇“八”字形基座,基座外侧饰有动物,下横柱底部刻火焰纹,格眼饰折枝牡丹花,高0.36米,障水板饰白鹿衔瑞草,头转向左侧(南侧),高0.24米;下壁饰站立在曲腿墩子上口衔瑞草的朱雀,朱雀头向北,供桌高0.22米、朱雀高0.35米。

北侧(后壁)雕刻成仿木构门楼,宽1.66米,右侧倚柱柱础高0.13米、覆盆高0.17米、柱身高1.50米、柱头栌斗高0.23米,柱身中部刻有“大宋開禧春造記匠”,刻字上部刻倒荷叶纹、左右两侧刻卷草纹、下方刻莲花纹;左侧倚柱柱础高0.13米、覆盆高0.17米、柱身高1.53米、柱头栌斗高0.23米,柱身中部刻有“南陽□天凤郎夀堂”,刻字上部刻倒荷叶纹、左右两侧刻卷草纹、下方刻荷叶及仰覆莲;阑额刻压地隐起八朵牡丹花,上承三朵补间铺作;后龛宽1.70米、高1.04米、进深0.37米,刻有仿木构门楼,两侧各立倚柱两根,内侧两根倚柱为四方抹角,由柱础、柱身、柱头栌斗组成,柱础高0.06米、柱身高0.78米、栌斗高0.10米,栌斗上承令拱,柱身饰缠枝牡丹花,内侧两倚柱用阑额相连,阑额两头有卷杀,入卯处凿成梯形,阑额饰卷草纹;阑额下方两端饰龙首状雀替,阑额正中之上按补间铺作栌斗3朵,其下用角背承托;两侧倚柱只刻出一半,柱身素面,与内侧倚柱间有两根阑额相连,与后壁倚柱间亦有两根檐额相连,阑额、檐额两头有卷杀,入卯处凿成梯形;栌斗上为替木,替木上承九陇板瓦屋檐;内侧倚柱与外侧倚柱间为仿木墙壁,墙壁下方设对称两龛,龛为平底、圆弧顶,高0.33米、宽0.19米,龛内雕刻靠背椅,高0.25米、座高0.10米,墙壁中部为花卉装饰;门为双扇格子门,高0.60米、宽0.65米,格眼饰四斜球文格,障水板饰壸门,壸门内装饰蕙草纹,左侧门微开,门缝间饰一侍女;立颊与内侧倚柱间饰卷草纹;下壁饰曲腿长方桌(与墙壁龛内靠背椅组成一桌二椅),长1.72米、高0.55米,桌布下垂部分呈倒三角形,饰缠枝牡丹花;墓室顶部呈八角攒尖顶,由中心重菱形纹与边缘连接龙头的三角形组成,墓顶高0.42米。

高洞子墓群M1横剖视图(南—北)

高洞子墓群M1北壁龛下曲腿长方桌拓片

高洞子墓群M1北壁右、左侧倚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