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常见摇钱树座图像详细介绍

常见摇钱树座图像详细介绍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考古发现的陶质摇钱树座造型精美且多为釉彩,其上往往雕刻有复杂造型图案,对于探讨东汉至六朝时期丧葬习俗、宗教信仰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以下以乙类、丙类两件摇钱树座所见图像为例简要介绍。以上为考古出土的摇钱树座上最为常见的几种图像,可以看出其均处于以西王母为主宰的汉代神话主题框架内,反映出神话主体信仰对汉代民众的思想产生深刻影响,表达了民众希望死后升仙及享受仙境生活的强烈愿景。

常见摇钱树座图像详细介绍

考古发现的陶质摇钱树座造型精美且多为釉彩,其上往往雕刻有复杂造型图案,对于探讨东汉六朝时期丧葬习俗、宗教信仰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以下以乙类、丙类两件摇钱树座所见图像为例简要介绍。

西王母:学界一般认为西王母起源于《山海经》,《大荒西经》云:“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而摇钱树座上所刻西王母一般宽袍广袖正面端坐龙虎座上,左面为虎,右面为龙。往往刻有凡人面向西王母作跪拜,求赐不死药等场景。西王母所处位置一般为正中,表明其身份最为尊贵,其与四川地区汉墓画像砖石上的西王母图像模式大致相同。大致从西汉晚期开始,西王母逐渐被赋予拥有众多能力,如其既可引导凡人升天成仙,又可为人们解除各种忧患,赐福送子、添财加禄等。汉代成书的《焦氏易林》中提及西王母二十余次,对其描述云:“弱水之西,有西王母。生不知老,与天相保”“稷为尧使,西见王母。拜请百福,赐我喜子,长乐富有”“西逢王母,慈我九子。相对欢喜,王孙万户,家蒙福祉”等,由此可见,在汉代人们的心目中,西王母几乎已成为一位万能之神。由此可见以西王母为代表的神话主题成为风行于中国汉代社会的一种普遍信仰。

人:可分为仙人和凡人。仙人形象有数种,如背生双翼、手捧仙药、侍奉西王母者等,凡人形象多以乘瑞兽升天及跪求赐药为主。

羊:在树座上较为常见,一般为圆雕一羊骑跨于树座顶端,羊抬头,双角后卷,羊的腿部多生羽翼,羊背后立一圆柱,一人双手抱柱骑坐于羊背。在汉晋神话中,羊是一种瑞兽,象征祥瑞。东汉刘熙《释名•释车》云:“羊,祥也。祥,福也。”在汉代丧葬活动中,人们在画像中以“羊”作为一种形象化的象征。“羊”和“祥”通假,因此可以互换。“祥”字的含义即是“善”,也就是美好的意思。[6]同时羊亦是作为仙人的坐骑,如《列仙传》的仙人葛由,传说他骑着自己刻的木羊入山成仙。摇钱树座顶端之羊腿部多有羽翼,故其一是作为飞升仙境的坐骑,二是指代吉祥之意。

龙:龙常作为树座侧面某个局部的图像出现。作为一种神兽,是祥瑞的象征,在汉代人的观念中,“飞者皆有翼”,摇钱树座上刻画之龙既然有羽翼,自然当属仙物,能乘人而飞,故其可作升天成仙之坐骑。

辟邪:树座中辟邪的表现形式一般为匍匐绕柱,怒目昂首,象征意义应是驱除邪恶,担负着为魂灵在升仙途中驱邪祈福的作用。(www.xing528.com)

蟾蜍:树座上的蟾蜍图像较常见,在汉代神话中,西王母身旁有很多灵物相伴,蟾蜍即是其中之一。蟾蜍扮演的多是为西王母捣制不死之药的角色,象征着长寿吉祥。另有种传说蟾蜍为后裔妻垣娥所化,善舞,专为西王母舞蹈欢娱[7]

鹿:与羊、龙等相似,鹿是飞升仙界、遨游天地的坐骑,可帮助墓主人实现升天成仙的愿望。

三足乌:亦称三青鸟、鸱鸮。其为西王母身边的灵物,《山海经•海内北经》记载:“(西王母)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而《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正义》云:“三足乌,青乌也。主为王母取食,在昆墟之北。”[8]

钱币:树座上的钱币图像取象流通钱币,既是崇尚财富的一种表现,同时又寓意古代沟通天地的礼器玉璧,希望以此能使亡灵达到仙境。以上为考古出土的摇钱树座上最为常见的几种图像,可以看出其均处于以西王母为主宰的汉代神话主题框架内,反映出神话主体信仰对汉代民众的思想产生深刻影响,表达了民众希望死后升仙及享受仙境生活的强烈愿景。另一方面,亦是希望墓主能保佑子孙后代平安及享有源源不断的财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