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黄龙的英勇表现:平定明军内讧与成功抵御后金军

黄龙的英勇表现:平定明军内讧与成功抵御后金军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再加上毛文龙的继任者能力差点,没控制好局面,导致“毛家军”内讧四起。崇祯三年,黄龙在带领明军攻打滦州城的战役中,作战顽强,指挥得当,取得了明军对抗后金军历史上最漂亮的一场胜仗,因此受到皇帝与朝廷要员们的欣赏,官升三级,升为副总兵。这一次,黄龙果然没有辜负朝廷的重托,没用多长时间就平息了这场叛乱。由于黄龙不肯屈服于叛军,被残忍地割掉了耳朵和鼻子。不久后,黄龙平息了这场兵变,处死了起事的耿仲裕。

黄龙的英勇表现:平定明军内讧与成功抵御后金军

毛文龙被袁崇焕杀掉后,“毛家军”很多将士为其鸣不平,认为这么多年坚守东江防线,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怎么能说杀就杀呢?再加上毛文龙的继任者能力差点,没控制好局面,导致“毛家军”内讧四起。

最先作乱的是刘兴治。刘兴治是明游击刘兴祚的弟弟,毛文龙死后,刘兴祚被委以统帅皮岛的西协军。不料,崇祯三年(1630年)正月,他在与后金军作战中战死沙场,死在了两灰口。随后,刘兴治顶替哥哥的职位,但却与代理总兵陈继盛不和,再加上朝廷不抚恤其兄,令其极为不满,于是萌生了叛乱的想法。

有想法,就会有行动。同年四月,刘兴治以为兄治丧为名,乘机将出席祭祀典礼的皮岛总兵陈继盛、调兵王远、督粮经历刘应鹤等11人杀死,并将驻扎在长山岛的哥哥刘兴沛迎来皮岛,兴兵作乱。这时,黄龙临危受命,被推荐为皮岛总兵,前来处理东江之乱。(www.xing528.com)

黄龙被推荐是有原因的,除了其武勇多智,能征善战之外,就是他没有复杂的政治背景,而是纯粹靠战功起家。崇祯三年,黄龙在带领明军攻打滦州城的战役中,作战顽强,指挥得当,取得了明军对抗后金军历史上最漂亮的一场胜仗,因此受到皇帝与朝廷要员们的欣赏,官升三级,升为副总兵。这一次,黄龙果然没有辜负朝廷的重托,没用多长时间就平息了这场叛乱。

黄龙到皮岛赴任不久,另一场兵变悄然发生,时任都司的耿仲裕也酝酿举兵造反。都司在明朝的军队中类似于部队参谋长。崇祯四年(1631年)十月,耿仲裕以“要求涨工资”为名,包围了总兵衙门,将总兵黄龙押至演武场进行殴打施虐。由于黄龙不肯屈服于叛军,被残忍地割掉了耳朵和鼻子。这一消息传出后,东江兵的很多将领看不过去了,纷纷出手相救,黄龙才幸免于难。不久后,黄龙平息了这场兵变,处死了起事的耿仲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