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明军力挫后金军,夺得胜利

明军力挫后金军,夺得胜利

时间:2023-09-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锦州的防卫一解除,后金军立即乘虚而入。努尔哈赤回赠袁崇焕一些礼物和名马,并表示来日再战。他手下两名大将失和,袁崇焕上书朝廷,请求将其中一名不怎么听话的将领调离东北。明军退守城内,后金兵攻城数日,伤亡惨重,一无所获。袁崇焕亲临城墙指挥,站在墙头大呼进攻,激励将士,明军士气高昂。后金军连续大战三日,伤亡惨重,不少后金高级将领受伤。这一仗,明军首次在野外与敌人一刀一枪拼命,并取得胜利。

明军力挫后金军,夺得胜利

宁远之战。

第二年,孙承宗因为一次小小的战事失利,被撤去职务。高第山海关接替孙承宗的职位。高第懦怯无能,认为关外必不可守,命令撤除全部守军,退保山海关。袁崇焕慷慨陈词:“边关御敌,我只知进,不知退。已经收复的地方,怎么可以随便放弃?如果锦州、右屯动摇,宁远、前屯必将震惊,山海关也就失掉了保障。”他坚决表示:“我是宁远、前屯的守将,死也要死在任上,绝不离开宁远半步。”高第拿他没有办法,只是把宁远以北锦州等地的全部驻军撤回关内。由于行动仓促,屯在关外的十多万石军粮尽皆丢弃,百姓颠沛逃难,途中死尸狼藉,哭声震动原野。

锦州的防卫一解除,后金军立即乘虚而入。1626年一月,努尔哈赤率领十三万大军,西渡辽河,兵临宁远城下。

这时,袁崇焕手下只有一万多人马,其中一部分人还因受到高第撤军的影响,士气低落。袁崇焕为了鼓舞士气,把全城将士集合起来,当众刺破手指写下血书,发誓与宁远城共存亡。将士们受到感动,都表示愿与敌人战斗到底。

开战的当天,朝鲜使臣刚好来到宁远,被袁崇焕邀请观战,使臣眼见城中一片宁静,并无惊乱喧哗,很是敬佩袁崇焕治军有方。大敌当前,袁崇焕与他的几个文书,只是平平常常地聊天。等到军士来报后金军队来到了城下时,袁崇焕又与使臣来到城楼,脸无忧色,谈笑自若。接着一声大炮响起,声动天地,后金军发动了冲锋,人声鼎沸,战马长嘶,箭雨横飞。使臣吓得不敢抬头。袁崇焕却笑道:“贼兵终于来了!”打开窗子俯身查看敌兵。

袁崇焕又亲自在城上督守,他的军中装备了先进的葡萄牙红衣大炮,一炮发出,后金军伤亡惨重。努尔哈赤强攻一天,没有半点进展,只得暂时收兵。袁崇焕派出使者,送给努尔哈赤一些礼物,并附信说:“老将军横行天下这么久,哪想到今天败在了我小子的手里,这难道不是天数?”努尔哈赤回赠袁崇焕一些礼物和名马,并表示来日再战。

第二天,努尔哈赤继续率军猛攻。袁崇焕登上城楼,看到哪里敌军兵多,就下令往哪里开炮。炮手们都经过袁崇焕的严格训练,炮打得又准又狠。后金军死伤无数,四员将领阵亡,努尔哈赤本人也负了伤。大势既去,后金官兵纷纷逃窜。袁崇焕在城上瞧得分明,率领将士们杀出城去,乘胜一口气追赶了三十里路,歼灭后金官兵一万多人。起兵以来战无不胜的努尔哈赤,遇到了生平第一败,且是惨败,不久就死去了。

袁崇焕取得了宁远大捷,这是明朝与后金开战以来从未有过的胜利,接着他又收复了因高第撤军而放弃的锦州城等。袁崇焕因功升任兵部高官,但他三次推辞,都不被准许,最终接下了任命。

大明东北的局势稳定下来,接下来是要解决东北守军的内部矛盾。袁崇焕是个极有个性的人,军情如火,他需要完全听令而行的将士。他手下两名大将失和,袁崇焕上书朝廷,请求将其中一名不怎么听话的将领调离东北。他的上司却想留这人镇守山海关。山海关是关外明军的咽喉,袁崇焕自然不可能放一个这样的人在这个位置,他与上司之间的不和会影响东北防务。朝廷最后裁决,山海关及关外的事由袁崇焕做主。袁崇焕上书妥协,同意让他不喜欢的那人镇守了山海关。

▼袁崇焕在城上瞧得分明,率领将士们杀出城去,乘胜一口气追赶了三十里路,歼灭后金官兵一万多人。

努尔哈赤之后继位的后金首领皇太极,是比努尔哈赤更具雄才大略的皇帝。他一边联盟蒙古各部,一面与袁崇焕言和。在与后金军的战斗中,袁崇焕认识到,自己先守后战的策略前半部分“守”,可靠坚厚的城墙与威猛的大炮完成;策略的后半部分“战”,必须冲出城门,与后金军阵前决战才能实现,因此,明朝需要有自己的精锐骑兵。他知道皇太极讲和的策略是假,可为了争取宝贵的时间,打造自己的野战部队,他也与皇太极虚与委蛇。

这时,他接到圣旨,圣旨中说后金全军出动进攻朝鲜,让他立刻趁后金后方空虚,直捣他们老巢。他上书回绝了。根据他的情报,后金只派去了部分军队。对于袁崇焕,皇太极并不放心,亲自带大军留守。如果明军主动进攻后金,胜败很难说。

皇太极征服朝鲜后,立刻腾出手对付袁崇焕。锦州突入后金领地,皇太极首先就想打掉锦州。他调集重兵,狂扑锦州,将锦州四面八方,围得密密实实。

明军退守城内,后金兵攻城数日,伤亡惨重,一无所获。皇太极“截获”了一封袁崇焕写给城内守将的信,让锦州坚守,称自己将调集大军数万,对皇太极军来个反包围,到时明军来个内外夹攻,一举歼灭皇太极。

皇太极看信后,不敢怠慢,他知道袁崇焕新练了一支铁骑。他立刻调整攻势,将部分后金军调离前线,防守宁远方向。后来看见锦州岿然不动,袁崇焕口中的大军一直没出,皇太极干脆直接兵分两路,一路继续围困锦州,一路由皇太极亲自率领,冲向了宁远。

袁崇焕派出了他新练的骑兵——关宁铁骑,布防城外,倚靠城墙,与后金军在野外对决。自后金起兵以来,明军早就习惯在墙楼上阻击后金,还没有敢与后金直接对阵的。(www.xing528.com)

皇太极大怒,想亲率大军进攻,他的兄弟儿子们都极力劝阻他说,挨城墙太近,凶险难测。皇太极气愤地说道:“当年先皇(努尔哈赤)攻打宁远,没有攻克,现在我攻打锦州,还是没有攻下。现在对方要与我野战,我如果还不能取胜,我后金国的威名何在?”皇太极气势汹汹地向关宁铁骑冲锋。

关宁铁骑在城下大战时,城上的守军也没歇着,他们瞄准远方的后金部队,不断开炮。袁崇焕亲临城墙指挥,站在墙头大呼进攻,激励将士,明军士气高昂。

后金军连续大战三日,伤亡惨重,不少后金高级将领受伤。皇太极眼见无法击败关宁铁骑,只得长叹一声,退向锦州。可是锦州是袁崇焕的亲信驻守,袁崇焕在这里投入了巨大的心血,尽管后金军尸横如山,但锦州仍然稳稳地在明军手里。皇太极只得撤军。这场大胜,史称宁锦大捷。这一仗,明军首次在野外与敌人一刀一枪拼命,并取得胜利。这是数十年未有的战绩,大大振奋了军心。

但因朝政的倾轧,功臣袁崇焕却被迫辞职。后来,闲居在家的袁崇焕接到新即位的崇祯圣旨,让他官复原职,并立刻到朝中觐见新君。当时,崇祯刚刚收拾掉魏忠贤集团,决心从东北做起,重振列祖列宗的功业。

袁崇焕大喜,当崇祯问他几年可以平定东北时,他回答说五年。崇祯听后欣慰之情溢于言表,表示如果真能那样,决不吝啬高官厚禄。

退朝后,袁崇焕的好友问他:“你真能五年平定东北吗?”此时,后金西控蒙古,东制朝鲜,实力之强,已超过了明朝初年的蒙古,袁崇焕当然知道不可能五年平定后金。他对好友解释说:“只不过先让皇上宽宽心,安慰安慰他。”好友听后,着急了:“当今皇上性情峻刻心细,如果五年后你不能平定东北,你想到你的下场吗?”袁崇焕这才有些害怕。

袁崇焕重出后第一件事,就让崇祯有些不喜,他不经请旨,就杀了毛文龙。后来皇太极绕过关宁防线,杀到北京郊外,袁崇焕受命挥师防卫。可他只以军事为重,没有考虑政治,最终虽然打退了皇太极,本人却被朱由检以“谋叛欺君”的罪名残忍地活剐而亡。此时他的“五年之期”,才过去了不过一年。

▼朱由检以“谋叛欺君”的罪名,残酷地将袁崇焕凌迟处死。

袁崇焕的兄弟妻子被流放三千里,家也被抄没。袁崇焕没有儿子,家里也没有多余的财产,很多人都为他抱屈。

读史学成语

劈头盖脸:形容(打击、冲击、批评等)来势凶猛。

例句:孩子有缺点要耐心教育,不能劈头盖脸地骂他。

虚与委蛇: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付。

例句:他一边与敌军虚与委蛇,一边准备从敌后展开突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