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麦积山石窟栈道的用途问题及考古成果

麦积山石窟栈道的用途问题及考古成果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麦积山石窟第4窟位于东崖最高层,是一个大型崖阁式洞窟,整个洞窟七间八柱、仿木结构殿堂形式,面阔31米,高16米,进深8米,是中国古代石窟中体量最大、规模最宏伟的一个崖阁式洞窟,对于建筑史等方面的研究有重要意义。所以,麦积山石窟4窟上方的桩孔和拉梢寺的基本一致,所以做出这样的判断也有可参考的依据。

麦积山石窟栈道的用途问题及考古成果

麦积山石窟第4窟位于东崖最高层,是一个大型崖阁式洞窟,整个洞窟七间八柱、仿木结构殿堂形式,面阔31米,高16米,进深8米,是中国古代石窟中体量最大、规模最宏伟的一个崖阁式洞窟,对于建筑史等方面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该洞窟开凿于北周时期,多数学者认为是北周时期的大都督李充信为亡父祈福而开凿,具体的时间应该在周武帝灭佛之前该洞窟已经完工或者是基本完工。李充信在史书中无专门的传记,但是在相关的人物的传记中曾提及,当时的职官是仪同,而在当时大文学家庾信所撰写的《秦州天水郡麦积崖佛龛铭并序》中,提到李充信是“有大都督李充信者”之句,但此大都督具体是什么官职的大都督到目前尚没有确切结论,需要从大量历史资料中认真梳理。

图6-1 4窟外景以及上方的桩孔

此洞窟的建筑规模非常庞大,并且在其周边还有许多的附属建筑,现今编号的168窟(石台阶)、3窟(千佛廊)等都是4窟的附属工程。另外在整个洞窟的最上方,保存着两排完整的桩孔,从其规模、位置以及和4窟的相互关系等判断,是属于4窟的附属工程(图6-1)。(www.xing528.com)

对于上方的这两排桩孔,本所考古研究室在2007年曾组织人员利用搭设高空脚手架进行了考察,并撰写了考古报告发表在《文物》期刊上[1],文中将这两排桩孔的用途确定为防止山顶雨水下流侵蚀洞窟的雨檐设置。

图6-2 武山拉梢寺石窟大佛及其上方披檐

在大型洞窟上方设置一些遮雨形制的雨棚不但在情理上可以讲通,而且在实例中也多有发现。如拉梢寺石窟的摩崖大佛,该大佛体量巨大,在其上方位置就有一列开凿的桩孔,现状为木结构的雨棚,从考古痕迹判断,至少在元代,这个位置已经有雨棚设置(图6-2)。所以,麦积山石窟4窟上方的桩孔和拉梢寺的基本一致,所以做出这样的判断也有可参考的依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