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代档案管理软件的拓扑结构

现代档案管理软件的拓扑结构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集中式拓扑结构集中式拓扑结构是一种主机终端模式,所有的计算任务和数据管理任务都集中在主机上,终端只是主机输入/输出设备的延长。从性能价格比来看,在购置费用相当的情况下,一台主机的性能往往比不上几台计算机所组成网络的性能。但是,随着应用规模的扩大,人们逐渐发现了客户机/服务器结构的许多不足。

现代档案管理软件的拓扑结构

(一)集中式拓扑结构

集中式拓扑结构是一种主机终端模式,所有的计算任务和数据管理任务都集中在主机上,终端只是主机输入/输出设备的延长。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容易管理,缺点是对主机的性能要求很高,也浪费了作为终端计算机的计算能力。从性能价格比来看,在购置费用相当的情况下,一台主机的性能往往比不上几台计算机所组成网络的性能。因此这种模式已逐渐退出档案管理系统。

(二)客户机/服务器模式

客户机/服务器模式是典型的两层结构,一般来说,在这种模式下,服务器只集中管理数据,而计算任务分散在客户机上,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通过网络协议来进行通信,客户机向服务器发出数据请求,服务器将数据传送给客户机进行计算。计算完毕,计算结果返回给服务器。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充分利用了客户机的性能,使计算能力大大提高。另外由于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是通过网络协议进行的,是一种逻辑的联系,因此物理上在客户机和服务器两端是易于扩充的,这种结构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及九十年代初得到了大量应用,最直接的原因是可视化开发工具的应用。但是,随着应用规模的扩大,人们逐渐发现了客户机/服务器结构的许多不足。

(1)系统的可伸缩性差,用户数量一旦大起来,通常会出现通讯堵塞、数据库响应慢等各种问题。

(2)可扩展性差。几乎所有的应用逻辑都在客户端进行,导致应用的可扩展性差,而且很难和其他系统进行互操作。

(3)当系统需要涉及多个数据库时,依赖于数据库本身的互联能力难以支持多个异构数据库。(www.xing528.com)

(4)客户端程序和服务器端DBMS交互频繁,网络通信量大。

(5)客户端的应用程序越来越复杂,对安全性和业务变化的管理能力差,所有客户机都需要安装、配置数据库客户端软件,同时要维护节点众多的客户机更是一件十分庞杂的工作。

(三)三层模式

三层应用结构是伴随着中间件技术的成熟而兴起的,核心概念是利用中间件将应用分为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存储层三个不同的处理层次。

三个层次是根据逻辑划分的,具体的物理分法可以有多种组合。基于三层结构的应用系统不但具备了大型机系统稳定安全和处理能力高等特性,同时拥有开放系统成本低、可扩展性强、开发周期短等优点。而中间件作为构造三层结构应用系统的基础平台,提供了以下主要功能:①负责客户机与服务器间、服务器间与服务器间的连接和通讯;②实现应用与数据库的高效连接;③提供一个三层结构应用的开发、运行、部署和管理的平台。

三层结构与传统的客户机/服务器两层结构相比体现了集中式计算的优越性: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减少整个系统的成本;维护升级十分方便;系统的可扩充性良好;系统管理简单,可支持异种数据库,有很高的可用性;可以进行严密的安全管理。三层结构是建立在中间件产品基础之上的,但是严格来讲,这些产品还缺乏作为企业级应用平台的一些特性;也没有类似于容器这样的运行环境的概念;难以扩展到Internet这样的环境上去。而且要求应用开发者自己去处理事务管理、消息队列、数据的复制和同步、系统的通信安全,这些都对应用开发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迫使应用开发者投入更多精力来解决这些系统级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