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福建都督府造:银毫版别图鉴 | 中华元宝银辅币神秘问世!

福建都督府造:银毫版别图鉴 | 中华元宝银辅币神秘问世!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11年11月福建光复,中华民国闽军政府成立,新军第十镇(师)统制(师长)孙道仁任都督,闽军政府即委派陈扬铭接管前清官银局并恢复造币厂,拟将库存纹银改铸银辅币。最终定型的“福建都督府造”于1912年2月16日,开铸双角(即二角)一种。福建都督府造“中华元宝”二角银辅币始铸于1912年2月底,同年4月即罢铸,整个铸期也就四十天。

福建都督府造:银毫版别图鉴 | 中华元宝银辅币神秘问世!

1911年11月福建光复,中华民国军政府成立,新军第十镇(师)统制(师长)孙道仁任都督,闽军政府即委派陈扬铭接管前清官银局并恢复造币厂,拟将库存纹银改铸银辅币。

1912年2月12日,清帝发布退位诏书。当月16日,闽省财政部发布《通告鼓铸角番由》,决定开铸双角、单角、半角三等币值小银元。据《福建辛亥光复史料》所录“财政部新猷”载:“铜模先已铸成,上面文曰‘中华民国’四字,下面文曰‘重几钱几分’,左右分书‘辛亥’二字,背面仍用团龙。”这种“闽都督府造”背团龙图案的银币,至今尚未发现实物,该币模当初应当未被采用,揣其原因,以民国不再以龙为尊。

紧接着,福建造币厂试铸了铁血十八星样币。该样币正面与后来的流通币完全一样,背面的英文多了“GOVERNOR”。

在这期间,省造币厂设计出一种贰角辅币,正面珠圈内书对读“中华元宝”,中心饰以六瓣花星,上缘署“民国纪念币”,“国”字口内从“民”作“圆”,为光复时期一种特殊写法,背面珠圈内以交叉民国三旗为主图案。据传该币英文字母错书竟多达十余处而未审核通过。

以上提及的三种辅币,编者未过手实物,也无缘在各拍卖会及网络上见到实物图。最终定型的“福建都督府造”于1912年2月16日,开铸双角(即二角)一种。正面珠圈内书对读“中华元宝”4字,中间有一小“闽”字,上缘署“福建都督府造”,下缘署“库平一钱四分四厘”,左右两侧分列“辛亥”二字;背面以铁血十八星为主图案,中间花纹内有一阴文“闽”字,上下缘均署以英文,分别为“FOO-KIEN”(福建),“1 MACE AND 4.4 CANDAREENS”(一钱四分四厘),左右两侧饰以四点花星。(www.xing528.com)

因铸造时间极短,无明显版别区别,唯细审后仍可见“4.4”,“44”以及“四”字之不同。福建都督府造“中华元宝”二角银辅币始铸于1912年2月底(阴历辛亥年十二月),同年4月即罢铸,整个铸期也就四十天。按照一天30万枚的正常铸量,理论铸量=40天×30万=1200万枚,至今一百多年,升值潜力大。尤以“44”、方“四”者更少见。

3-1普通4.4版(稀)

3-2方四中闽都督府(稀)

3-3福建都督府44(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