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蛤蜊油:北方冬季皮肤干裂的救星

蛤蜊油:北方冬季皮肤干裂的救星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北方的冬季,寒冷干燥,冻手冻脚、皮肤皲裂现象司空见惯,抹上点蛤蜊油,就权当护肤美容了。在市场上,大到百货商店,小到街头杂货铺,都出售蛤蜊油,分大中小三号,小号的每盒7分钱,深受百姓欢迎。这是目之所及唯一对蛤蜊油历史的考证文字。蛤蜊油是采用多种矿物和植物油脂提炼配制的纯油脂润肤用品,原料主要有油类的茶油、白油或蓖麻油、冬青油等,蜡类的有白蜡、地蜡,以及凡士林等。

蛤蜊油:北方冬季皮肤干裂的救星

在沿海的曹妃甸,最习以为常的物产大概就是蛤蜊。蛤蜊一词实际是沿海滩涂生长的贝类的统称,而蛤蜊油呢?并非真的是蛤蜊之油,而是以天然蛤蜊壳为包装的一种大众护肤润肤用品。生活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里,城乡居民普遍还很贫困,基本上只能满足日常的吃饭穿衣,化妆品基本绝迹,仅有的只有护肤品罢了。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即使不化妆,皮肤的保护也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一张脸,从古到今都是重点保护的部位,可在当时的条件下,真想在脸上下点功夫也往往苦于无计可施,讲究一点的抹一点凡士林雪花膏之类,滋润皮肤,防止干裂,重在护肤,谈不上什么化妆。那时候无论城乡,全民皆用,护肤品便有了一个通称的名词——擦脸油,通俗易懂,以一概全,其普及程度远远超过当今任何一种护肤品或化妆品。北方的冬季,寒冷干燥,冻手冻脚、皮肤皲裂现象司空见惯,抹上点蛤蜊油,就权当护肤美容了。在市场上,大到百货商店,小到街头杂货铺,都出售蛤蜊油,分大中小三号,小号的每盒7分钱,深受百姓欢迎。

收藏家马未都先生写过一篇《蛤蜊油》:“ 早在唐朝,蛤蜊就已经被贵族利用做包装奢侈品了,我见过一半蛤蜊一半纯金的小盒,也见过完全黄金仿生的蛤蜊盒,唐朝人放的什么不得而知,推测也是化妆用品,这么说蛤蜊油的历史也过千年了。”这是目之所及唯一对蛤蜊油历史的考证文字。(www.xing528.com)

蛤蜊油是采用多种矿物和植物油脂提炼配制的纯油脂润肤用品,原料主要有油类的茶油、白油蓖麻油、冬青油等,蜡类的有白蜡、地蜡,以及凡士林等。其制造过程简单,主要是经过各种油性原料按比例混合,搅拌、加热融化,加入香精,再冷却成膏,入壳包装。为什么简易的贝壳为外包装呢?首先是铁皮制造的金属原料十分珍贵,加工技术也不够先进,若以金属包装也势必增加成本,难以普及;二是塑料工业尚未兴起。最主要的还在于蛤蜊得之容易,废物利用,物美价廉,从海边捡拾而来后,清洗干净便可做严丝合缝的外包装了。正如马未都所言:“蛤蜊油极具人情味,首先是它的包装,天然环保,当时并没有环保的概念,天然也只是图东西来的便宜。……这种蛤蜊油是最便宜的护肤品,因而很普及。”

蛤蜊油的外壳完整清洁,光滑可人,上面涂着蜡,贴着椭圆的商标,女孩子们经常装在衣兜里,时常掏出来,相互间比较,看谁的外壳更大,花纹更漂亮,好些孩子是没有见过大海的,她们通过蛤蜊油认识了贝壳,时常想象着生长贝壳的大海的样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