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晚期巴文化墓葬类型及其地域分布

晚期巴文化墓葬类型及其地域分布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晚期巴文化的墓葬可分为冬笋坝类型、李家坝类型和盔甲洞类型。这一类型的遗存目前发现不多,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东部的偏西部分,大体上是重庆主城区及以西地区,为晚期巴文化分布的西部地区。这是晚期巴文化分布的中东部地区。这一现象说明,墓地的地表没有能显示墓葬范围的固定标识。少量墓葬有二层台。其中,随葬兵器的墓主可能为男性,而不随葬兵器的墓主则可能多为女性。

晚期巴文化墓葬类型及其地域分布

晚期巴文化的墓葬可分为冬笋坝类型、李家坝类型和盔甲洞类型。

冬笋坝类型。这一类型的遗存目前发现不多,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东部的偏西部分,大体上是重庆主城区及以西地区,为晚期巴文化分布的西部地区。其典型遗存为重庆九龙坡冬笋坝墓地和四川广元宝轮院墓地。

葬俗为单人葬,可观察到的葬式都为直肢葬。在葬俗中有一个特点,就是将剑、钺、戈、矛等兵器置于死者身边,然后至多又在死者身上置一铜盆,脚部置一铜鍪。即使在棺椁等葬具出现以后,这些随葬品也都按照传统的葬俗习惯放置在棺内。随葬品较为丰富,铜器主要为柳叶形剑、柳叶形矛、钺、虎纹戈、斧、削、印章、鍪(或釜甑分体式)等,陶器主要为釜、圜底罐、豆、壶,另外还有平底罐、盆、盘等。

李家坝类型。这一类型的遗存为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随着三峡库区大规模地下文物抢救工作的展开而逐渐被人们所认识。现已发现的遗址有十余处,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东部边缘和三峡地区,也就是重庆忠县以东至峡江山地的长江两岸地区。这是晚期巴文化分布的中东部地区。

李家坝遗址的居住区和墓地均位于长江北岸支流小江(澎溪河)边背山面河的台地上,高出洪水期的江面仅数米。墓地规模很大,清理发掘的墓葬多达300 座,如果再加上临河台地边缘已被冲毁的墓地部分,相信原墓地的墓葬数量会更多。

墓地的墓葬分布密集,墓葬之间的打破、叠压关系较多,即使是同一层位的墓葬相互之间也有打破、叠压关系。这一现象说明,墓地的地表没有能显示墓葬范围的固定标识。

墓坑形制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坑的长度一般在2~4 米、宽度在0.5~2.5 米。墓坑最深的可达3.5 米,最浅的现仅深数十厘米。根据墓坑和葬具的规模,可将这些墓葬大体上分为大、中、小三型。少量墓葬有二层台。其中,二层台有的仅在头端,有的仅在一侧,有的在两端,有的三边都有二层台。有生土二层台,也有熟土二层台。

墓葬中多数发现有木质葬具的痕迹,也有部分墓葬尤其是小型墓应该没有葬具。有葬具的形制为一棺一椁或一椁。木棺的形制为长方形,板制。在一部分大中型墓中还可见有用白膏泥(或青膏泥)在葬具(木椁)外填塞以保护葬具的习俗。

葬式通常为单人仰身葬,下肢伸直,上肢弯曲。有的一手握住腰间的剑,一手放置胸前或腹上。有的双手交于胸前或腹上。有的一手伸直紧靠身体,一手放置胸前。此外,也有个别的为屈肢葬。

有葬具的墓葬,其随葬品通常放置在葬具(木椁)内,随葬品的陈放位置因器类的不同而各异。剑和镞放在腰间(生前佩带处),矛、斧、戈放置在头部的左右两侧,钺放置在腰侧或头侧,一般的随葬品和殉人放置在足下或头顶上。部分墓葬在墓主的小腿间置有一件铜鍪或其他陶容器或殉人等。棺椁都有的墓葬,则是将铜兵器等置于葬具(木棺)内,而陶器则放置在葬具(木棺)外。有的墓葬中还遗留有人字纹竹编残痕,说明下葬时在尸体和随葬品下还垫有竹席之类的编织物。

部分大中型墓葬中还有殉人,多为1~2 人,也有殉葬3 人以上的(殉人一般是与陶器等随葬品一起放在墓主脚下或头上,也有放在墓主小腿旁的)。殉人的遗骨一般是堆放在一起的,有的头骨放在肢骨之上,还有的仅见一头骨。这些殉人极可能是作为人牲被杀祭后再放入墓内殉葬。

墓葬随葬品较为丰富,主要是陶器和铜器,另有少量漆器、铁器、玉石器和琉璃器。除个别墓葬未发现随葬品外,绝大多数墓葬都有随葬品,但多寡不一。少的仅有1~2 件,多的有17 件,一般在3~8 件。陶器主要有高领罐、釜、盂、豆、壶,另有簋、瓮、鬲、鼎、敦等,铜器主要有柳叶形剑、柳叶形矛、钺、虎纹戈、斧、鍪等,另有镞、削刀、鼎、勺、壶、杯勺、鐎(jiāo)壶等。其中,随葬兵器的墓主可能为男性,而不随葬兵器的墓主则可能多为女性。

盔甲洞类型。这一类型的遗存集中分布在三峡地区,也就是巴文化分布的最东部地区。这种类型的墓葬都属于崖葬。

由于崖葬高悬在峭壁上,所以很早就广受外界关注(唐代诗人孟郊曾在其诗中对三峡长江两岸的崖葬进行过描述,其后历代对三峡的崖葬也都有所记载)。明代以后,由于人口的流动移徙以及土著居民的锐减,已很少有人知道这些置放在高崖之上的木匣就是木棺(当地民间附会了不少风箱、兵书匣、龙船、敝艇、仙人棺椁、巴人蛮洞等传说)。20 世纪60 年代初,考古学家们通过实地考察,才认识到这是一种古代的崖葬,并且与巴人有关。(www.xing528.com)

目前,在三峡地区,重庆境内的奉节巫山、巫溪和湖北境内的巴东秭归、宜昌等县市都发现有崖葬的遗存。而其中的典型遗存则为奉节盔甲洞崖葬和风箱峡崖葬、巫溪荆竹坝崖葬等。

依据对木棺进行的年代测定,再结合随葬品的年代学分析,综合得出三峡地区崖葬的主要流行年代为战国时期至东汉时期。盔甲洞类型主要是指西汉以前的崖葬。

整个三峡地区进行崖葬的场所,均在面江临河的高崖陡壁上。崖葬大多高出江面100 米,最高的甚至可以达到600~700 米(大宁河峡谷中的,比长江三峡中的高度要略低一些,但也在数十米以上)。

根据选择的场地,崖葬又可以分为天然洞穴、崖壁裂罅(xià)、天然岩墩等类型。

天然洞穴型。就是将木棺放置在天然洞穴中。有一棺的,有几棺的,有数具木棺重叠的。在放置木棺的地方,有的还要用石块、木棒等将地面垫平(在盔甲洞中,放棺的平台即是用石块等材料砌平的)。

崖壁裂罅型。就是利用崖壁裂罅的两个侧面凿孔并固定木棒,然后再在木棒上悬空安放木棺(在风箱峡的崖壁裂缝中,以前曾重叠放置有7 具木棺)。

天然岩墩型。就是将木棺顺着平台,放置在崖壁天然形成的条形岩墩上(在荆竹坝棺木岩,现存的25 具木棺中,就有20 多具首尾相接地放置在同一水平面的天然岩墩上。在错开峡棺木阡的崖壁上,凸起的岩墩上原有10 具木棺。其中,8 具顺着崖壁重叠放置,其余2 具则被单独平置在平台上)。

盔甲洞类型的葬具[都是用整木刳(kū)凿而成],又可分为圆形和长方形两种。圆形木棺一般制作比较粗糙,外形就像一根圆木,只是底部比顶部的弧度稍微平一些,以便放在地上。有的木棺的一端或两端还有带耳的穿孔。长方形木棺棺盖的顶面略呈弧形,有的有子母榫(sǔn)与棺身扣合。有的木棺的一端或两端有一圈伸出的外檐,在棺盖和棺身两端的两侧各有一对凿孔。

崖葬通常为仰身直肢葬。死者多是一人一棺。此外,也有两人以上共同安葬在一具木棺内的(在荆竹坝的18 号木棺就安葬有两个头骨和一些肢骨、躯干骨等。经鉴定,这两个头骨为一男一女两个儿童,男孩10岁左右,女孩不超过13 岁。而在棺木阡,有一具木棺内至少安葬有7 个头骨。这种葬俗应是同棺合葬的二次葬)。

三峡地区的崖葬,还出现有多人同洞穴合葬的(在宜昌市夷陵区长江北岸新坪棺材岩的一个洞穴中,就放置有30 多具木棺),极有可能为一种族葬制。

在大宁河等长江支流沿岸的崖葬,凡是可以辨别死者安放方向的,其头部都是朝着河流下游的方向。

由于三峡地区的崖葬没有经过较大规模的清理发掘,所以目前能够见到的随葬品都是各个地方零星发现的。崖葬的随葬品很少,且都放置在葬具内,一般一棺仅数件,有的棺内还没有随葬品。

随葬品主要有陶器、铜器、竹木器和纺织品等。陶器仅见于一些报道,具体的形制特征不详。铜器主要有柳叶形剑、斧、带钩、镯、环、镂空雕花铜鞋等,其中柳叶形剑是最常见的兵器。此外还有漆木梳、陶纺轮、烧料珠、玉雕动物、竹席、纺织物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