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消失的民居记忆:木质建筑的燃烧和腐朽过程

消失的民居记忆:木质建筑的燃烧和腐朽过程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木质建筑的损毁过程,也就是燃烧的过程。不用经历战火,即便和平时期的一个火星,也足以毁掉一个村落,这也是木质建筑难以留存的一个主要原因。作为一种势必消失于现代生活的建筑形式,没有了居住者的老宅,结局也必然是坍塌和拆除。图7-16 木质民居的烧毁荒废,是本书的重点,这座民居的废弃与火烧及人为破坏不同,是毁于木质的腐朽,缘自木质建筑自身无解的缺陷。图7-18 木质民居的自然损毁(二)

消失的民居记忆:木质建筑的燃烧和腐朽过程

木质建筑的损毁过程,也就是燃烧的过程。不用经历战火,即便和平时期的一个火星,也足以毁掉一个村落,这也是木质建筑难以留存的一个主要原因(图7-16)。生命本身就是一个历程,看过繁华就难免有萧条。我曾很希望保护这些老式民居,但随着行走步伐,慢慢变了初衷。作为一种势必消失于现代生活的建筑形式,没有了居住者的老宅,结局也必然是坍塌和拆除。仅依靠保护,保护不了这么多,也保护不了那么久,没有了人文文化的建筑也就不存在了生命力。历经风雨,其实也是如耄耋老者,已然不能够再次焕发新生,即便可以修复,也不会再是曾经的他。只是木制民居所承载的内容太多,每每看到一座消失的民居,只能暗自肃然。尊重事实,尊重逝去,尽量记录下它的样子,因为有些回忆以后总会有人想看,有些建筑总会需要回味。当我们无法保留它的身体,那就留存它的影子。

978-7-111-58225-0-Chapter07-17.jpg

图7-16 木质民居的烧毁

荒废,是本书的重点,这座民居的废弃与火烧及人为破坏不同,是毁于木质的腐朽,缘自木质建筑自身无解的缺陷(图7-17)。烂掉的木材散满一地,没有跌落的部分也是岌岌可危,仅剩砖墙的一侧撑起了面子。剩余的椽檩则是靠着一根临时加固的细木棒支撑,随时等待着倾倒,让人看着都揪心(图7-18)。

978-7-111-58225-0-Chapter07-18.jpg(www.xing528.com)

图7-17 木质民居的自然损毁(一)

日本有不少神寺,每隔两年进行一次油漆的粉刷,才使很多唐代建筑得以保存下来,我在行走的这些年中也一度惋惜于国内古建保护的现状,但时间长了反倒释然了,麻木多源自于无奈,宁愿多记录一个病入膏肓的建筑的垂死挣扎,也不再想去挽救,不是没有了同情心,是深知仅依靠政府投入,根本无法挽救所有的民居建筑。深层次的问题还是农村人口的流逝,住房与我们的生命一样,当有人气的时候,它也活得健康,当人走屋空之后,它也很哀伤。我面对的这些哀伤的建筑,它们很有感情,总还坚持屹立在那里,期待曾经主人的回来,直到望眼欲穿之后的落寞,慢慢倒下。它们并不出自名门,也很少能够让人关注到,但作为曾经的辉煌,我希望还是可以以最残酷的解剖方式予以刻下:内部的不完整,结构的裸露,所有的断壁残垣,却能够记录下来的它儿时的模样。如果有一天你可以看到,那它就并没有消失,作为建筑它曾经出现过,作为建筑它也曾经艺术过。

978-7-111-58225-0-Chapter07-19.jpg

图7-18 木质民居的自然损毁(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