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消失的民居记忆:探寻五缺损之匠心

消失的民居记忆:探寻五缺损之匠心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凸出来的墙身则再次验证了这种混凝土结构的强度,损毁之处外挑出来,却不坍塌,相当顽强。当外墙遭到破坏的时候,流沙可迅速填充破坏处,这种结构与现在的挡土墙类似,这黄沙的夹层构造也是围屋的特色之一,古建营造法式中称之为“金包银”。两侧屋顶斜瓦交角之处,为半瓦对接,自然甩出落水渠道,从庭院内部四角排落雨水。

消失的民居记忆:探寻五缺损之匠心

这座被破坏的大围位于始兴县附近,为清代“燕翼楼”(图4-6),属于中型四角楼。这里是被破坏的外墙部分,废墟可以清楚了解到外墙的构成,使建筑细节显露无疑,可见墙体朝内的要平整于墙外部分。这也容易理解,内部就是围内房间墙体,自然要平整些,但透露了当时的施工工艺,三合土的模板应该是安装于内侧,而非外侧。石灰卵石三合土的上部结构为砖墙造型的檐顶,为外廊的墙体,从内部看已经没有廊道的样子,但印记犹存,从毁掉了一半的墙体内,外露出砖砌的窗套,可理解三合土形式墙体的窗构造,多为预留砖砌窗套,后期再装入窗户或是瞭望孔。凸出来的墙身则再次验证了这种混凝土结构的强度,损毁之处外挑出来,却不坍塌,相当顽强。只是如今杂草丛生、芦苇摇荡、广告披身、破坏严重,难免让人平添些许悲怆感。

历史的过往总是能留下很多值得回味的视觉效果,当年荣辱成败始终经不住时间的考验,当过往记忆终被人遗忘,曾经雄伟终变为砾土,曾见过、路过的各式城楼,无不因破旧而老态横生,因老而遍布沧桑,对比人的潦草一生,却已经长了许多,是不是可以放下那些所谓的荣誉尊严,简单的过完此生,能走属于自己的人生即为圆满,关于梦想则更像是锦上添花。

这栋“燕翼楼”正面保护非常完好,年代亦不算久远,应为清末作品。可以看到“燕翼”两字,建筑的立面清晰完整。这是一栋没有采用石灰鹅卵石混凝土的围屋结构,整体的样式更为接近于现代的砖砌结构(图4-7,图4-8)。外立面充分展现了砖砌墙体的精湛技艺,十几米高的灰砖砌体,用的是平砖顺砌错缝砌法,排砖采用面宽的方向朝外,分层交错一半,拐角处砖面窄方向朝外,面宽侧甩向转弯一边。这砌法是中国古建砌体结构最为常见的一种,相对简单,稳定性也稍差。一般的理念认为平砖顺砌错缝砌法并不适宜砌筑太高,这里则是一个反例,如此之高,时间之久,岿然不动,白灰的墙线清晰可见,勾线笔直,毫不偏离,颠覆了我以往的认识。

978-7-111-58225-0-Chapter04-7.jpg

图4-6 外墙结构

个人感觉砖墙坚固耐用的原因于两方面,一方面是砖的质量好,灰砖与红砖的制作工艺并不相同,红砖烧制完成后自然冷却即可;而灰砖则不同,需要焖窑并用持续的滴水进行冷却,一个星期之后才可以出窑,成本和难度要高了很多。当然砖本身的韧性及强度都远胜于红砖,常用于古代建筑,现代则从成本考虑使用不多。另一方面则是砌砖采用是白石灰而非泥土,其中还要加入糯米饭或是蛋清作为黏稠剂,这也让砖与砖之间有了更好的粘接效果,也更为密实,使砖墙不易发生松动,两方面的作用加之工匠高超技艺使这砖墙经久耐用。

978-7-111-58225-0-Chapter04-8.jpg

图4-7 围屋立面(一)

978-7-111-58225-0-Chapter04-9.jpg

图4-8 围屋立面(二)

首层采用的建筑材料则是一色的大块石材,齐门高而设,其中的拱形门也是如此,均为平砖顺砌错缝砌法。一样的白灰砌筑,却让整体观感更加庄重,所有的瞭望孔,则均为石材剔凿,分用途大小形状不一,但整体上做到了立体交织,相互掩护,围屋整体上建筑雄伟,有如欧洲的城堡的气势,却尽显中国砌体的结构魅力。只是可惜与外部结构相对应的却是内部的空间的损坏殆尽、一片狼藉,没有经过战争的破坏,却摧毁在了岁月的无情当中,实在让人叹息。

墙体内部的结构,从断壁残垣处可看出,外层墙体上下部分均由灰砖砌筑而成,内层墙体下部由黄色土砖砌筑而成,内层墙体上部则由灰砖砌筑,内外两层之间有填充黄沙(图4-9)。当外墙遭到破坏的时候,流沙可迅速填充破坏处,这种结构与现在的挡土墙类似,这黄沙的夹层构造也是围屋的特色之一,古建营造法式中称之为“金包银”。从防水和坚固的角度来看,设计思路相当巧妙。(www.xing528.com)

照片中内层墙体下部土砖基本毁坏,残存部分和外层灰砖在坍塌中黏合在一起,为黄土色部分;中部的砖土交界面处的黄沙痕迹还清晰可见,为橙黄色部分;上部廊道的内墙同为灰砖墙,鉴于其下的土砖已经不复存在,没有了支撑的这部分灰砖墙形成了凌空的挑檐,但没有掉落,进一步说明白灰的黏结力确实是强,与水泥相仿。废墟中的横七竖八摆着几个窗套,很厚,为三块木板拼接而成,窗框自带了上下的过梁,上下均伸出一段,安装时插入墙内固定,窗框与窗格为一体式的构造,其上格栅以竖条式为主,贴窗框外侧装设,所以窗户并不能够开启,砌筑时需将整体窗框嵌入墙预留洞内即可。

围屋根据规模大小造型各不同,以始兴县的“满堂客家大围”等可容纳上百户的大围为例,造型多为“回”字形,里外两层围屋,分为上堂、中堂和下堂(三进),而本文中所介绍的各种中小型围屋均为“口”字型,仅外围一层围屋,分为上堂、下堂(两进)。

从年代来看,越是久远的围屋,建造特点更多存有徽派建筑的印记。如图4-10中的这栋围屋,二层尚存的部分木质连廊将四周各户联通,通过设在一层内部的暗藏式楼梯通往楼下,下面照片的拱形门洞即是楼梯入口。中间为采光天井庭院,但并无徽派建筑天井下的水池,各房间里外均有采光窗,朝外的窗较小,对内的窗较大,仍是从防御的角度进行的考虑。窗户的设置使房间内的采光并不算太阴暗,但也不能说采光充分,毕竟窗户较小。到了近代,小型围屋则倾向于将所有空间均设在一个屋顶之内,安装内部的楼梯和围廊,后文有相关记述,这两种建筑格局或是根据围屋大小而确定,太大面积的屋面难于实现,也有可能与原住地区的建筑风格有关联,如江南一带徽派建筑式样的影响,并没有找到准确的出处,只是我个人的一种猜测。

978-7-111-58225-0-Chapter04-10.jpg

图4-9 围屋内墙结构

978-7-111-58225-0-Chapter04-11.jpg

图4-10 围屋的徽派印记

满堂大围是当地最为有名的大围,保护很好,修葺痕迹也比较明显,留有记录的人颇多,我不去凑热闹,这里只是拿来介绍一下围屋的屋面做法。屋面采用南方较为常见的宽薄瓦密叠的做法,整体没有太整齐的要求,故檐口处不装瓦当及滴水瓦(图4-11)。人字屋脊采用白灰筑起,脊角接近硬山式的做法。与岭南建筑祠堂建筑中的龙舟脊多有不同,上翘角度相对较小,不突出山墙,脊顶采用堆瓦式做法,瓦片立放随屋脊堆叠成排。与前文所记述的贵州民居类似,侧檐则采用立砖的造型,如线装书般的造型,简洁明了,灰白分明,多有文化气质。两侧屋顶斜瓦交角之处,为半瓦对接,自然甩出落水渠道,从庭院内部四角排落雨水。由屋脊的做法可以发现客家文化的源头,客家于内地迁徙来,围屋作为客家人持有的一种建筑形态,在建筑风格上仍然维持了部分原住地区的建筑特色,屋顶的施工做法也更接近于江南地区。

978-7-111-58225-0-Chapter04-12.jpg

图4-11 围屋的屋面做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