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客家人的形成与南迁历程

客家人的形成与南迁历程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客家人是西晋永嘉年间黄河流域的一部分汉人,因战乱南徙渡江,逐步南迁形成。入汀的中原民众与当地闽越族、畲族逐渐融合,成为汀州早期客家人。厦门大学、中山大学魏应麟教授曾说过,“汀州的客家人来自中原的氏族与闽越族的结合”。客家人在迁徙中将中原文化和先进的经济社会组织方式带到南中国边远山区及南太平洋各国,为当地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客家人的形成与南迁历程

客家(Hakka)人是西晋永嘉年间黄河流域的一部分汉人,因战乱南徙渡江,逐步南迁形成。根据罗香林先生研究,分五次大规模迁徙:公元317—589年间、880—1126年间、1127—1644年间、1645—1867年间、1867年以后。[1]

1.晋元帝率臣民南渡,这是第一次大迁徙。罗香林教授《客家源流考》称,“迄晋武帝统一中国,又以只见及三国割据的由来,而尽罢州郡兵权,边州因而空虚。会八王相继作乱,国力因而削弱,边区内徙的部族,便得相继乘机而起,于中国内地的一部分,建立他们的割据政权。晋代的中央政府,不得已也迁到建康,就是现在的南京,内地的人民有迁移力量的,或有迁移机会的,都相率南迁,当时称为‘流人’”。当时,福建地处东南海滨,局面较为稳定,因此南迁的中原民众一批一批涌来,沿武夷山南下或由赣南到汀州、宁化的石壁寨(现名石壁村)一带,然后继续移迁到汀州郡各属地;一部分人则由赣北散居各邑。入汀的中原民众与当地闽越族、畲族逐渐融合,成为汀州早期客家人。厦门大学中山大学魏应麟教授曾说过,“汀州的客家人来自中原的氏族与闽越族的结合”。罗香林在《客家源流考》中指出,“这些南渡的人们,在政治方面,支撑了东晋以来朝代的局面;在经济方面,开发了南方的产业,增进了南方的生计;在民族方面,增加了内地人民和南方部族如百越族(包含闽越族)、一部分苗裔(包含畲族)的融合”。

2.唐末战乱,这是第二次大迁徙。据志载:后梁时(897),王审知被朱温封为闽王。王审知顺时应人,“折节下士,开门兴学,以育才为急。凡唐末士大夫避地南来者,皆厚礼延纳,筑'招贤院'以馆之”。于是中原士大夫纷纷携带家眷,不避艰辛,爬山越岭,分路入闽为王审知效力。从东晋至五代,汉人又由长江流域南迁,这是第二次大迁徙。当时中原氏族入汀者数以千计。故汀城建有白马庙,奉祀王审知。

3.宋高宗南渡,客家人之一部分,又由闽赣分迁至粤东、粤北。这是第三次大迁徙。在此期间,中原氏族流亡入汀者日众。据说陈朝皇室陈元光裔孙陈叔明共有九子,成为巨族,奉谕凡巨族分居,乃散处九州。“九子分九州,满子封汀州”,其中陈魁(其实为第六子),字参琬,敕封大夫,携带家室97口迁汀州,为汀州陈姓始祖。陈氏就是宋代入汀的。当时的汀州,地广田多,人口日殷,竟达成10万之众,可谓盛矣。据史志记载,自东晋以来直到宋代末期,是中原人民大量涌入闽、粤、赣三省边区的时期,因为闽西、粤东、赣南山水相连,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有江河之利,而人口相对稀少,迁来的中原流徙民众到这里有田可耕,有安身之地,环境较为稳定。汀州宁化石壁寨是当时江西入闽和闽北南来的重要通道,成为中原人入闽的中转站和客家许多姓氏先祖的居留地。黄遵楷所撰之《先史公度事实述略》一文中说,就在此时,“散居于汀州、邵武各属的客家人,再迁梅州”。《嘉应州志》卷三十二《丛谈》也记载,“闽之邻粤者相率迁移来梅,大约以宁化为最多……”。客家人从中原迁徙到中国南方,以及出海至南洋群岛乃至世界各地,其中有一大部分都经过了汀州宁化石壁。(www.xing528.com)

4.明末清初,抗清避难,第四次大迁徙。清兵南下,客家人奋起抵抗,被杀或自刎、自缢跳水、自焚者无数。大批民众仓皇逃难,分迁至粤中及滨海地区,乃至川、桂、湘及台湾,且有一小部分迁至贵州南边及西康之会理。

5.清同治年间,第五次大迁徙。受广东西路事件及太平天国起义的影响,部分客家人分迁于广东南路与海南岛、台湾、香港、澳门、南洋群岛,甚而远至欧、美各洲。

目前中国南部省区及南太平洋主要国家都有客家人,尤以粤东(梅州、河源、惠州)闽西(汀州、龙岩)赣南(赣州)三省交界处最为集中。客家人在迁徙中将中原文化和先进的经济社会组织方式带到南中国边远山区及南太平洋各国,为当地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客家人是广东三大民系之一。梅州号称“世界客都”,是客家人的核心聚居地,下辖梅江、梅县、兴宁、平远蕉岭五华丰顺大埔等八个县(区、市)。本书的例证主要以梅州地区为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