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热带气旋的多尺度时空变化及机理研究

热带气旋的多尺度时空变化及机理研究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1.11945—2006年间全球热带气旋的轨迹热带气旋在不同的海域具有不尽相同的名称,但是基本上都带有“风”一字。台风是等级为13级的热带气旋,其中心风速持续达到32.7 m/s及以上。这场飓风给美国南部沿海地区造成了高达1 500亿美元的损失,被称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十大自然灾难之一。台风是威胁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2015年10月11日,民政部国家减灾办发布了“2015年前三季度全国自然灾害基本情况”。

热带气旋的多尺度时空变化及机理研究

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是发生在开阔的热带洋面上,并且带有急速旋转,同时会沿一定方向移动的大气涡旋,它是一种生命周期较短的强烈热带天气系统,是海气相互作用的产物。目前全球有许多国家受到热带气旋的影响(图1.1),由于强热带气旋往往具有破坏性,每年热带气旋给途经国家造成巨大的损失。

图1.1 1945—2006年间全球热带气旋的轨迹(图片来源于维基百科)

热带气旋在不同的海域具有不尽相同的名称,但是基本上都带有“风”一字。在大西洋和北太平洋东部人们称它为“飓风”,在孟加拉湾它被叫作“风暴”,在菲律宾则又被人们称为“碧瑶风”,在澳大利亚是“畏来风”,我国习惯于称其为“台风”(中国台风网,www.typhoon.gov.cn)。

根据国家标准(GB/T19201-2006),依据强度,可以将气旋分为:

(1)热带低压(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10.8~17.1 m/s);(2)热带风暴(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17.2~24.4m/s);(3)强热带风暴(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24.5~32.6 m/s);(4)台风(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32.7~41.4m/s);(5)强台风(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41.5~50.9 m/s)。[1,2](www.xing528.com)

下文将“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简称为“中心最大风速”。台风是等级为13级的热带气旋,其中心风速持续达到32.7 m/s及以上。

2005年8月,“卡特里娜”飓风袭击了美国南部的新奥尔良地区,造成市区约80%的面积被洪水所淹没,大约有1 200人死亡,数十万人受灾。这场飓风给美国南部沿海地区造成了高达1 500亿美元的损失,被称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十大自然灾难之一。

台风是威胁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2006年8月10日,超强台风“桑美”在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登陆,是自1949年以来登陆我国最强的一次台风,同时也是一次中间没有任何阻挡,而直接登陆浙江和福建沿海的台风。登陆时的强度比2005年登陆美国的飓风“卡特里娜”还强,被中国气象局定义为百年一遇的气象事件[3-5]。2015年10月11日,民政部国家减灾办发布了“2015年前三季度全国自然灾害基本情况”。2015年前三季度,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21个台风生成,较常年同期偏多2.7个,有5个台风登陆我国,比常年同期偏少1.4个。其中,第13号台风“苏迪罗”是前三季度登陆我国最强的台风,影响范围最广,造成损失较重。浙江省因连续遭受“灿鸿”“苏迪罗”和“杜鹃”3个台风的影响,灾害损失较重。据统计,2015年前三季度台风灾害共造成全国11个省(直辖市)1 517.5万人次受灾,33人死亡失踪,309.1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1.2万间房屋倒塌,16.9万间不同程度损坏;直接经济损失362.3亿元。

台风在海洋上生成,研究海洋在台风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和变化,对于预防台风灾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将揭示天气尺度上海洋对台风的调控作用和响应机制,阐明上层海洋环境与环流系统在台风过境时的响应机制,探讨海洋中尺度过程对台风强度的影响,研究海气耦合台风预报模式的发展、改进和评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