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领导者的真假威信,权力与领导作风

领导者的真假威信,权力与领导作风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的领导者在威信问题上偏重于“权”,错误地认为有权就有威信,无权则无威信,于是,投机钻营、玩弄权术,以此来树立自己的威信。有的领导者不是从自己的学识水平、品德修养、工作能力以及领导作风方面下功夫去树立真正的威信,而是凭借手中的权力,狐假虎威。

领导者的真假威信,权力与领导作风

(一)领导者的真威信

领导者的威信由领导者的政治素质道德作风、职业水平等组成。它是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被群众所认识和信赖,并得以逐渐形成。

领导者的威信,首先表现为群众对领导者政治上的信任。一个领导者如果立场不坚定,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相背离,他将失去群众的信任。

其次,群众对领导者道德作风的信任,也具有重要的意义。群众要求自己的领导者为政清廉,为人正直,作风正派,办事公正,不拉山头,不搞宗派;并且希望领导者能尊重同志,爱护下属,为群众排忧解难。如果一个领导者生活腐化、堕落、任人唯亲等,自然会失去威信。

再则,群众对领导者的职业水平信任程度也是威信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个知识面广、业务能力强、管理水平高的领导者能够给组织成功带来希望,这样的领导者自然赢得下属的尊敬与信赖,具有较高的职业威望。

(二)领导者的假威信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领导者对威信的错误认识,而导致出现一些虚假的威信。

1.仁慈威信 现实管理中,有些领导者对下属的工作不能严格要求,甚至对下属的错误也听之任之,慈悲为怀。有些领导者认为,只要善良地对待下属就能得到他们的爱戴,对下属的要求极低。由于领导者对下属放松要求,迎合了部分下属混日子的心理,有些下属就得过且过,表示出对这种领导者的感激。但这种威信是虚假的威信。这种做法既害个人,使职工不能尽快发展提高,也对组织的工作带来危害。最终,下属会因碌碌无为而遗憾终身,并怪罪于领导者。

2.收买威信 有些领导者拿国家、集体的利益实行贿赂或封官许愿,在工作中拉帮结派,“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以好处、许诺收买人心,以此换得下属的信任。这种把工作关系当成交易的行为,必将受到广大群众的唾弃。(www.xing528.com)

3.夸夸其谈的威信 有些领导者总喜欢夸夸其谈,对群众进行枯燥无味、言之无物的说教,或者在群众面前炫耀自己的聪明才干、光荣历史等。他们想以此来扩大对群众的影响,赢得群众的信赖。其实,这种信赖是暂时的,如果总是夸夸其谈,而没有踏踏实实地工作,一旦被群众识破,威信荡然无存。

4.妄自尊大的威信 妄自尊大的威信指领导者凭借职位、权力,玩弄权术,在群众面前自高自大、盛气凌人,摆出不可一世的样子,以此而显示出的威信。群众慑于其权势,表面上附和于他,装出信任和依赖感极强的样子。实际上,群众蔑视这种领导者。该领导者一旦失去权势,其威信就一落千丈。

5.压服威信 压服威信指领导者习惯于家长式命令作风,以权力压服下属而取得的威信。压服威信使群众敢怒而不敢言。领导者表面上看来有威信,实际上下属对其产生强烈不满而滋生厌恶感。

6.距离威信 距离威信指领导者以与下属保持距离而显示出的威信。有些领导者与群众保持一定距离,在工作中不与下属接触,架子十足,高高在上,试图以此提高自己的身价,显示自己的威信。结果是事与愿违,领导者与下属的距离愈来愈大,威信也愈来愈低。

综上所述,领导者的威信有真有假。领导者应对自己的威信进行分析,纠正错误的认识和行为,在下属中树立起真正的威信。

有的领导者在威信问题上偏重于“权”,错误地认为有权就有威信,无权则无威信,于是,投机钻营、玩弄权术,以此来树立自己的威信。实际上在现实中,权力与威信的关系存在两种情况:一是有权有威信,另一是有权无威信。有的领导者不是从自己的学识水平、品德修养、工作能力以及领导作风方面下功夫去树立真正的威信,而是凭借手中的权力,狐假虎威。有的群众慑于其压力而暂时服从,但领导者并无真正的威信可言。

(王国庆 刘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