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际性知识产权制度与我国传统知识的民间性的实证分析

国际性知识产权制度与我国传统知识的民间性的实证分析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者们在认真探究如何利用知识产权制度保护传统知识时,几乎都发现基于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下激励和保护科学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制度对传统知识的保护存在缺陷。

国际性知识产权制度与我国传统知识的民间性的实证分析

蓝寿荣

摘 要:某些具有国际性的法律制度并不能很好适应我国的具体国情,这在传统知识保护传承问题上同样存在。根据中国知网(CNKI)的数据,运用高频被引文献分析方法,可勾勒出传统知识问题研究的基本概貌,在研究传统知识的文献中,传统知识知识产权保护的文献的数量是最多的,基本上都是探讨利用现有的知识产权制度保护传统知识,如是否可以用知识产权制度来保护传统知识、如何用知识产权制度对传统知识进行保护。学者们在认真探究如何利用知识产权制度保护传统知识时,几乎都发现基于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下激励和保护科学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制度对传统知识的保护存在缺陷。由现实问题调查归纳出发,而不是由目前已有的知识体系出发进行演绎,应该是探究解决传统知识保护这类带有浓厚民间传统色彩问题的出路。

关键词:高频被引论文;传统知识;知识产权;民间法

作者简介:蓝寿荣(1966— ),南昌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经济法

目 次

一、传统知识问题研究的高被引文献分析 244

二、传统知识研究的制度路径 249

(一)提出传统知识问题研究的初衷就是为了保护 250

(二)传统知识问题研究的路径是国际社会文件以及 少数发展中国家的立法实践 251(www.xing528.com)

三、传统知识研究的认知过程 253

四、传统知识研究的“国际性”障碍 256

(一)论证传统知识可以适用知识产权制度进行保护 256

(二)论证在知识产权制度下如何对传统知识进行有效保护 257

(三)现有知识产权制度在保护传统知识方面存在的困境 258

五、传统知识的“民间法”实际 260

六、余论 263

传统知识的保护,经过发展中国家的努力,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公认,并且也写入了很多国际组织文件。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传承丰富的大国,保护传统知识符合我国的既有利益,在实践中也有一定的成效,如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布了传统知识知识产权保护示范、试点县(市、区),一些地方政府颁布了传统知识保护办法,但是传统知识保护的成效并不明显,没有实质性的突破。那么,问题在哪里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