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扶持龙头企业发展: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案

扶持龙头企业发展: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案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贷款品种单一,且中长期贷款比重较小农业政策性银行目前对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支持,不论是收购与加工联营企业,还是粮食骨干加工企业,只准提供收购贷款,且都是一年期以下的短期贷款,与企业生产经营整个流程的资金需求不合拍。因为产业化链条中,有的是长线产品,有的是短线产品,没有中长期贷款,其生产经营要受到制约。

扶持龙头企业发展: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支持力度和幅度不够,影响龙头企业产业化链条的延伸

目前,农业政策性银行对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还仅限于粮食收购和初加工层次,面比较窄,授信企业也比较少,没有形成规模优势。就漯河市而言,目前在农发行开户的58家粮食企业中,经总行和省分行批准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只有4家,其余54家均为粮食购销企业。从支持环节看,农发行对企业产业化经营中原料生产、农资经营、种植养殖、饲料加工以及食品加工等环节所需的资金还未能予以支持。也就是说,政策性银行信贷服务尚未跟上企业的发展需求,影响了企业产业链条的拉长。

(二)贷款品种单一,且中长期贷款比重较小

农业政策性银行目前对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支持,不论是收购与加工联营企业,还是粮食骨干加工企业,只准提供收购贷款,且都是一年期以下的短期贷款,与企业生产经营整个流程的资金需求不合拍。因为产业化链条中,有的是长线产品,有的是短线产品,没有中长期贷款,其生产经营要受到制约。再者,核定的贷款周转额度(授信额度)没有根据市场粮价的波动及时进行调整。比如2003年核定企业贷款额度时,市场粮食(小麦)价格为1元/公斤左右,而今年由于小麦涨价,每公斤小麦涨到1.5元,增长了 50%。如果不追加贷款额度,企业购进的原料只相当于去年的一半,那么其加工经营就会因成本增加、原料不足而受到严重影响。

(三)服务手段落后,服务项目残缺(www.xing528.com)

目前,农业发展银行对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支持仅局限于提供贷款和结算等服务,而对于企业发展所需的贴现、进口信用证、保函、信息咨询服务项目等基本上为空白,其他中间业务更是没有开展。同时,在服务手段和服务质量上,也不能按企业实际需求而提供相关配套服务。

(四)信贷人员少、素质偏低,不能实现渗透式管理

目前,农业发展银行县级支行信贷人员数量较少,一般为5~8人,而服务的粮棉开户企业至少都在30家以上。从管理角度讲,很难达到一个产业化龙头开户企业配备一名专职信贷人员的要求。另一方面,现有信贷员大多是1996年从农业银行划转而来,年龄偏大,素质偏低,个别人员对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会计报表、统计报表看不懂,分析不透,因而在监管和服务上显得力不从心。既不能对企业当前经营管理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对信贷资金运营状况和风险所处状况及时预测预警,更谈不上为企业今后发展提出前瞻性的意见和建议,智能投入不足,管理渗透力较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