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犯罪学及生态学:勾连与影响

犯罪学及生态学:勾连与影响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总之,生态学提醒我们既要在宏观方面注重从生态大系统角度理解犯罪,又要在微观方面将其影响落实到个体的心理和犯罪行为层面。狭义地研究犯罪与环境的关系,是将环境看作是行为对象,研究犯罪对环境的影响,即环境犯罪。[7]生态学对犯罪学的指导可以体现为两个层次,二者的指向和定位不同。这种研究可以追溯自芝加哥学派,萨瑟兰也将邻里视为犯罪人所在的生态系统。

犯罪学及生态学:勾连与影响

人的犯罪与环境有着重要关联。怎样理解环境与犯罪的关系,以及怎样通过环境来理解人的犯罪,一直是犯罪学研究的重心。自然和社会环境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类个体的心理和犯罪行为,个体也会对环境有着独特的理解和行为建构,在一定程度上来说,犯罪行为在塑造我们的环境。在这种双向的共生关系中,人与自然和社会环境构成了一个相互影响、彼此定义的生态系统。若要理解人的犯罪行为,必须将其置于这一双向生态系统中考察。这一系统应该涵盖个体环境和整体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时间环境和空间环境、文化环境、媒介环境等。又可分为经济生活方式、人口密度、民族多样性、污染、温度等各种因素。就个体而言,这些因素可以分为近端和远端,如早期抚养史相比贫困是相对远端的因素,居住环境是相对睡眠缺乏的远端因素。总之,生态学提醒我们既要在宏观方面注重从生态大系统角度理解犯罪,又要在微观方面将其影响落实到个体的心理和犯罪行为层面。

从环境的角度去理解犯罪到从犯罪的角度去理解环境,是犯罪学研究的重要变化。狭义地研究犯罪与环境的关系,是将环境看作是行为对象,研究犯罪对环境的影响,即环境犯罪。但如果仅仅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考虑保护野生动植物和荒野,保护盖亚和地球的完整性,这显然是不够的。[5]广义地研究犯罪与环境的关系,是把环境和犯罪的交互关系作为研究对象。这里并不是把生态学理解为一个科学部门,而是理解为一种观点,因为它涉及生命与环境,包括与人类社会和人类活动有关的所有问题的规律性。[6]“生态社会观承认,人类是按照生物学原则组织起来的,从而与它的同类一起生活,并在一个宽泛与自由界定的社会团体中关心与爱护它的同类。这些人类特性不仅被视为人类自然的特性,还被视为构成与组成了人类自然本身——事实上它们对于人类主体性与个性的进化来说是不可分割的。这些特性不仅仅被当作生物性人类共同体的生存机制或社会特征,还被当作进入一种生态社会的结构的构成材料。”[7]生态学对犯罪学的指导可以体现为两个层次,二者的指向和定位不同。一种可称为生态犯罪学(ecocriminology),是将犯罪放在整个生态系统的背景中探讨,用生态学的方法和原则研究犯罪问题,把生态学的系统性、整体性、互动性、真实性、自然性这些基本原则,应用于具体的犯罪研究。这种研究可以追溯自芝加哥学派,萨瑟兰也将邻里视为犯罪人所在的生态系统。[8]另一种可以称为生态的犯罪学(ecological criminology),是在生态哲学价值观引导下,从犯罪的角度看待人类生存问题的犯罪学整合的生态化倾向,根本价值目标是追求整个社会内部机制的生态化。从二者关注的视角为具体问题和方法论来看,二者应该走向融合。(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