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建议的研究成果

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建议的研究成果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在这场利益攸关的运动中,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以其特有的方式扮演着重要角色。为确定本国200海里外大陆架权利,沿海国千方百计争取委员会建议的支持,委员会及其建议因此在国际上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自2001年12月20日俄罗斯提交第一份划界案以来,截至2020年6月15日,已有92份提案提交到委员会。中国周边国家的行为表明,东海、南海的大陆架划界争端有愈演愈烈之势,中国未来面临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更加严峻的挑战。

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建议的研究成果

21世纪以来,争取200海里外大陆架成为沿海国扩展本国海洋权利的重要手段。由于外大陆架丰富的自然资源及提交划界申请所产生的宣示主权效应,各国对于外大陆架申请这一“蓝色圈地运动”越来越重视,投入力度加大。[1]在这场利益攸关的运动中,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以其特有的方式扮演着重要角色。为确定本国200海里外大陆架权利,沿海国千方百计争取委员会建议的支持,委员会及其建议因此在国际上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自2001年12月20日俄罗斯提交第一份划界案以来,截至2020年6月15日,已有92份提案(含修订案)提交到委员会。[2]提案数量之多,递增之快,已远远超出预期。放眼全球,从北端看,俄罗斯、挪威、丹麦、冰岛、加拿大等国家,正在奋力拓展各自连接北极区域的外大陆架,试图利用靠近北极的地理优势,在激烈的北极角逐战中多瓜分一瓢;从南端看,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等国,不惜触碰南极条约体系,一直没有放弃对南极相关海域大陆架的索求;在地球的其他地方,法国、爱尔兰、西班牙、墨西哥、圭亚那等众多国家也不甘落后,采取稳打稳扎的策略,尽力争取本国大陆架权利的最大化。所有这些国家利益和目标的实现,始终离不开委员会这个特殊机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委员会已经成为这场“圈地运动”的中心。

中国是一个陆地大国和海洋大国,大陆架面积相当广阔,但由于海岸相邻或相近国家较多,因此存在复杂的海洋和大陆架划界纠纷。在东海方向,中国与日本韩国存在大陆架划界争议,其中与日本还存在岛屿争端。2012年9月10日,日本野田内阁对中国钓鱼岛实行所谓的“国有化”,给中日关系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在维护大陆架权利方面,中国政府转而采取了积极主动的立场,并于2012年12月14日向委员会提交了东海部分海域大陆架划界案。其实,早在2008年11月12日,日本就已提交了涉及其主要岛屿以南和东南地区的7个相对独立区块的划界案,尽管该案没有涉及与中国的划界争议,但其所申请的区块事实上对中国、韩国进出西太平洋构成影响,中韩两国就此向委员会表明了自身的立场。韩国紧接中国之后,在2012年12月26日向委员会提交了涉及东海的划界案,中国为此向委员会提出了照会。在南海方向,中国与不少南海周边国家存在岛屿争议。在大陆架划界问题上,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已向委员会提交划界案,但均未涉及南海区域。越南在单独提交划界案的同时,还与马来西亚联合提交了划界案,所提交的划界案均明显涉及有争议的南海区域。中国周边国家的行为表明,东海、南海的大陆架划界争端有愈演愈烈之势,中国未来面临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更加严峻的挑战。(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