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悬棺之谜的解开与1973年盗棺案

悬棺之谜的解开与1973年盗棺案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悬棺之所以被放至高处的原因也基本被考证出来。1973年公安部门曾侦破了一起盗悬棺案。两名盗贼事后供认,他们中一人先悬梯而下至洞穴,再设法在岩壁上开辟一条栈道,随后即可盗棺而出了。他们认为越人等那些盛行悬棺的少数民族必然反其道而行。还有一些学者则认为,悬棺也有可能是通过修栈道运到悬崖上的洞穴中的。

悬棺之谜的解开与1973年盗棺案

据有关学者专家考证,目前在我国云贵川等省的山区中发现了上百只悬棺。这种奇特葬俗的神秘性,使许多人对它产生了兴趣。人们迫切想知道,古人们为何要把棺木悬于绝壁之上,这些棺木究竟有多少岁月了,而最令人不解的是,在古代,人们是怎么将这些悬棺安到悬崖峭壁上去的呢?

1980年,四川大学历史系的师生为了揭开悬棺的秘密,在大宁河荆竹坎,采用木梯接木梯的方式取下了一具悬棺。在其中他们发现了两具尸骨,均为10多岁的男孩和女孩,随葬物有铜带钩两件,均属西汉之物。此后随着考察的不断展开和参考六七十年代的考察结果,悬棺的千古之谜初露端倪,它的时间上起商周下至明清,历史可谓久矣。关于悬棺之所以被放至高处的原因也基本被考证出来。在大宁河地区的少数民族中即有悬棺葬的习俗,此外,古代武夷山地区的越人,西南地区云南的僚人与四川的少数民族也都有此葬俗。专家们认为,这些民族由于长期居住在山水间,依山傍水的自然环境决定了他们的生活环境与生活习性,而这种环境和习性使他们对山水产生无比崇尚和依恋的感情,以至他们死后都要葬在靠山临水的位置,悬棺有时也被称为“船棺”,这是因为棺形也有成船形的,这表明亡灵对山水的依恋与寄托之情。同时,由于这种民众观念的广泛影响,在当时高挂棺木的风气广为流传。

中国悬棺

这些悬棺又是怎么挂上那万仞峭壁的呢?难道真只要自“山上悬索”即可吗?一些专家曾经推断,悬索下柩可以解决千斤之物如何挂上悬崖的问题。1973年公安部门曾侦破了一起盗悬棺案。两名盗贼事后供认,他们中一人先悬梯而下至洞穴,再设法在岩壁上开辟一条栈道,随后即可盗棺而出了。这一方法启发了科学工作者。他们认为越人等那些盛行悬棺的少数民族必然反其道而行。先觅到安葬洞口,而后在洞口前架设数十米长的栈道。棺木在峰顶就地制成,装殓死者后吊坠而下至洞口,再由人推进洞去。但这种方法只适于如武夷山区那种古藤丛生,便于攀岩附壁的悬崖。而如川西等地区,由地表断层形成的千仞绝壁上往往很少有可攀附的古藤和石坎儿。因此有学者认为悬棺可能是自上而下吊置的。1980年大宁河悬棺棺盖头部有一道明显的绳勒痕迹,宽约3厘米,持此论者因此推证,当时人们可能借助了某种最原始的机械完成悬棺之举。但人们至今不能断定古人是用什么简陋的机械将悬棺升至几百米高的洞穴的。(www.xing528.com)

还有一些学者则认为,悬棺也有可能是通过修栈道运到悬崖上的洞穴中的。他们推断古人可能就像今天造房子搭架子那样沿着悬崖向上搭,当搭到洞穴口时便可将棺一层层递上来,直至送入洞中,或者也可由山顶搭栈道向下直至洞口。但这种“栈道”之说的漏洞在于,一般来说悬崖处很少有缓坡可供搭设栈道,而由上而下搭架子是否能搭到数百米,特别是在工程技术还极其落后的古代少数民族地区,还是个谜。

此外关于悬棺的方法的猜测还有很多,有“洪水说”、“隧道说”,甚至还有“天外来客说”等等。

悬棺作为古越文化的一个象征,始终吸引着许多民族学家和考古学家。从中国的西南、南部一直延伸到太平洋西部群岛和大洋洲,都存在这种奇特的葬俗。如果把这作为越文化的迁徙分化的产物,那么将意味着上述地曾是古越民族的文化传播地,这也将给东南亚及西太平洋地区各民族的文化血缘与族类别带来新的课题。悬棺高悬在云雾缭绕的绝壁之上,充满着永恒的神秘色彩,它作为文化发展史中的一个奇迹将永远被人们所思索和铭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