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明清时期中西文明交往的礼仪之争

明清时期中西文明交往的礼仪之争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种礼仪之争,在明清时期曾经有过几次历史事件,其中清朝乾隆时期的马嘎尔尼使团访华中的礼仪之争尤为典型。马嘎尔尼使团到达北京觐见乾隆皇帝时,发生了外交礼节上的礼仪之争。马嘎尔尼使团访华是中华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次重要的文化冲突,其间发生的礼仪之争,实际上就是中西文化在价值观上的一次激烈碰撞与冲突。

明清时期中西文明交往的礼仪之争

明清时期,尽管有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的不懈努力,但是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还是有限的,从16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明末清初,在这沉重的300年间,中国文化被世界现代化浪潮无情地甩到了后头。中国统治者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主流是故步自封、禁海锁国。中国社会自上而下对西方文化的接受度是有限的,尽管西方文化还是个别的传入,但是统治阶级仍沉湎于天朝上国的美梦,认为中国文化是世界上最文明的、最优秀的,所以对西方外来文明的那种排斥态度是明显的。这也是整个明末清初,西方文化在中国没有得到广泛传播的一个深层原因。

东西文化的交流是历史发展中的常态,通过丝绸之路的东西文化交流通道,中国传统文化传到了西方,而西方文化也传入了中国。在东西文化交往的历史长河中,相互间的文化借鉴和学习始终是主流,其间也存在着交流中不可避免的文化冲突,尤其是西方文化在中国传播中曾经发生过所谓的“礼仪之争”现象,其实就是两种文化在相互接触碰撞中出现的文化冲突。这种礼仪之争,在明清时期曾经有过几次历史事件,其中清朝乾隆时期的马嘎尔尼使团访华中的礼仪之争尤为典型。(www.xing528.com)

18世纪末期正值清朝乾隆时期,此时大清王朝尚处于康乾盛世,而西方的英国经历了工业革命。随着机器大工业带来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英国迫切需要开辟新市场和原料场地。为了开拓中国市场,英国政府在1793年派出马嘎尔尼带领的使团访华,企图与清政府谈判,打开英国商品进入中国的门户。马嘎尔尼使团到达北京觐见乾隆皇帝时,发生了外交礼节上的礼仪之争。马嘎尔尼使团与中国官员举行了谈判,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谈判失败,马嘎尔尼使团无功而返。马嘎尔尼使团访华是中华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次重要的文化冲突,其间发生的礼仪之争,实际上就是中西文化在价值观上的一次激烈碰撞与冲突。1840年,英国政府以中国虎门销烟为借口,悍然对中国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在英帝国船坚利炮的军事优势下,中国无力抵抗并被迫签订协议,允许在一些地方设立通商口岸,西方文化借此源源不断进入中国,也促使了早期中国有识之士开始放眼看世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