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李奎光:川剧界的猴王 闹雷音

李奎光:川剧界的猴王 闹雷音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大众游艺园,李奎光一次次的在月光下练功。1959年自编自演的《闹雷音》(昆腔),李奎光奠定了他在川剧界的“猴王”地位。李奎光的猴戏,着力学习厉慧良扮猴王的演出技巧,改变演猴子像猴子的路子,演出猴子学人的动作,尽量少一点抓耳挠腮的动作,只是在欢喜时现点猴子动作就行了,注意深化猴王的身份、个性、价值。1959年厉慧良回重庆,在市中区区委礼堂看了他的《闹天宫》说:很好,要保持,才无愧于“川剧美猴王”的称号。

李奎光:川剧界的猴王 闹雷音

京剧名家厉慧良曾经评说:李奎光“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角”。

20世纪50年代初,厉慧良在重庆一川剧场演出连台本戏《西游记》。李奎光萌生了演猴戏的念头。要想演猴戏,还得跟厉慧良学几招,可人家愿教吗?

蟠桃会》中饰孙悟空

李奎光是张德成的学生,这使他沾了老师的光。一天,李奎光见到厉慧良在张老师处喝茶。他招呼厉慧良:“厉老师好!”张德成惊诧了:“奎光,你喊他老师?错了错了。慧良刚才跟我参了师,你要喊慧良师兄了。”

这一下,轮到厉慧良惊诧了:“啊,你是奎光师弟?”

既然是一家人,李奎光就提出向厉师兄学戏。厉慧良挺大方:好,你想学什么?李奎光狮子大张口,我想跟你学踢大带,学指头上转鞭,学用棍绞刀……慢来慢来,这么贪多可不行啊。(www.xing528.com)

可厉慧良演出繁重,实在没有功夫教学啊!他教李奎光踢大带:左脚踢带搭右肩,右脚踢带搭左肩;踢龙缠腰;还有鸳鸯腿踢带:左脚踢带右边,旋转一圈,再换腿踢,搭肩。学指上转鞭、学绞刀……厉慧良每样示范一次,只说要点,让他回去慢慢领悟。在大众游艺园,李奎光一次次的在月光下练功。有一回练习用棍绞刀,刀垂直着落下来,把他头划破了,至今还有伤痕保留着这当年的“业绩”。

渐渐地,李奎光功夫长了,能力强了,机会也来了。1956年,重庆市举办第一届戏曲会演,27岁的李奎光的参赛剧目是《假西天》。以前的《假西天》,孙悟空的技巧少,就只好跳水怪、跳妖怪,唐僧唱一板,沙和尚唱一板,猪八戒唱一板。李奎光把该戏整理成为昆腔中幕戏,只有“上路”、“庙会”、“毁庙”三场。“毁庙”中的开打前增加了过山门,一个跟斗翻过一米五六的山门,展示了他的跟斗。开打的几个把子,增加了棍对棒、枪,棍对刀,徒手夺刀,踢花枪等把子功,再加上向厉慧良学来的棍绞刀等等,使李奎光一戏演红,获得了会演的三等奖。

后来,李奎光又排演了《闹地府》(高腔)、《闹龙宫》(西皮)、《闹天宫》(昆腔),加上以前演过的《火焰山》(弹戏)。1959年自编自演的《闹雷音》(昆腔),李奎光奠定了他在川剧界的“猴王”地位。

李奎光的猴戏,着力学习厉慧良扮猴王的演出技巧,改变演猴子像猴子的路子,演出猴子学人的动作,尽量少一点抓耳挠腮的动作,只是在欢喜时现点猴子动作就行了,注意深化猴王的身份、个性、价值。1959年厉慧良回重庆,在市中区区委礼堂看了他的《闹天宫》说:很好,要保持,才无愧于“川剧美猴王”的称号。

《活捉子都》中饰子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