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魏派《情探 历史绝唱》: 川剧代表性传承人震撼演艺圈

魏派《情探 历史绝唱》: 川剧代表性传承人震撼演艺圈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放裴》中裴禹的软身法则需要多年的深厚功底方能完成。1956年,魏香庭与名旦周慕莲合演《情探》,深受戏曲界推崇,一时竟成绝唱,幸而其子魏益新有所承继,魏派《情探》方不绝于舞台。同年,魏益新所演《情探》、《放裴》在贵州省青年演员会演中荣获表演艺术一等奖。魏益新在自己的舞台实践和教学中将这种“淡雅中见浓烈,含蓄中见深沉”的魏派风格发扬得淋漓尽致。

魏派《情探 历史绝唱》: 川剧代表性传承人震撼演艺圈

魏益新从小跟随父亲睡戏台子,父亲常告诉他,舞台于演员就好比水之于鱼,离开舞台就等于失去生命力。常年睡在台子上,醒来又方便练功,魏益新的身子骨早早就得到锻炼。有了过硬的身体,才能练好讲唱、身法、指爪、眉眼等基本功。

魏派讲功要求字字清楚、有纲有节。讲究高低音的抑扬顿挫,轻重音的配合,喷口充沛,气口灵活,以气势夺人。魏益新跟随父亲学《越王回国》,练就出色的讲功。此戏为《姑苏台》之一折,讲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忍辱复国的故事。全剧无一句唱,都是讲白。其中“金殿计议”一节,勾践需用接连不断的数十句道白,表明自己受辱、图强、雪耻的艰难历程,魏益新以疾徐有致、强弱适当的音调,配合眼神与姿态,念起来神情贯注,气势磅礴,完全做到了“话断气不断,气断神不断”,在“讲为君,唱为臣”的戏曲要求中,为自己打下深厚的基本功。

魏派唱腔常被同行冠以“剑腔”,用以形容其穿透力之强。音高而刚,行腔深沉含蓄、自然大方,随情达意。如《太平仓》中花云“钢刀响,冒红光”,表现花云坚贞不屈;《周瑜打黄盖》中“大令一出扬威武”,表现周瑜雄姿英发;《托国入吴》中越王156句的[红衲袄]唱得稳健刚劲、圆润自如。魏益新从小跟随父亲早起,到河边激流处练嗓,其父解释为此地乃阴阳交汇处,宜于吐故纳新,让人神清气爽。魏益新依言数十年如一日苦练,其唱功已能达到精准、有力、韵味无穷的效果,深得魏派唱腔三味。

魏香庭主张“转益多师是吾师”,其表演既取康子林、曹俊臣、马昆阳、卢草廷等名家,又习滇剧、京剧、汉剧等地方剧种之长,可谓博采而自成,其文戏潇洒倜傥,武戏壮美含蓄。演起来神到戏足,观者极易沉浸其中而不自知。

魏益新的表演则深得其父真传。如文戏《店房责侄》、《情探》、《放裴》等就颇能代表魏派的表演风格。《店房责侄》中仅王永成的出场讲究就颇多:快步出来,踢褶子擦汗,紧接三步文小生台步,以扇子扇胸,走到台口亮相。魏派文小生的台步要求“头顶鸡毛,足踢蒜皮”,劲儿要用到巧处,举重若轻,举轻若重。而快台步起脚就要将褶子轻快地踢飞,同时“起脚不见脚”,技巧极高,非朝夕可练成。又如《情探》中王魁手中玩弄的那柄折扇,任它开合翻覆,横来竖去,都细腻地表达出王魁几度犹疑,以至绝情负义的内心情感变化。而《放裴》中裴禹的软身法则需要多年的深厚功底方能完成。(www.xing528.com)

1956年,魏香庭与名旦周慕莲合演《情探》,深受戏曲界推崇,一时竟成绝唱,幸而其子魏益新有所承继,魏派《情探》方不绝于舞台。同年,魏益新所演《情探》、《放裴》在贵州省青年演员会演中荣获表演艺术一等奖。1980年,在纪念表演艺术家阳友鹤舞台生涯60周年演出中,魏益新所演《堂会三拉》、《放裴》深受文艺界和同行赞誉,戏曲评论家张庚赞其表演“极有光泽”。

《白马坡》中饰关羽

《情探》中饰王魁

另外,魏派武生及武老生戏如《盗书打盖》、《太平仓》、《定军山》、《盘肠战》、《林冲夜奔》等,又能武戏文唱,技艺结合,展现出英武豪壮、轩昂淡定的独特魅力。魏益新在自己的舞台实践和教学中将这种“淡雅中见浓烈,含蓄中见深沉”的魏派风格发扬得淋漓尽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