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明嘉靖刻本研究:聞人氏痘疹論

明嘉靖刻本研究:聞人氏痘疹論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卷首有至治三年阮桂榮序(殘),嘉靖二十一年汾州劉尚義《刊小兒痘疹論序》。嘉靖十四年進士,官至河南副使。嘉靖二十三年,陸深重刻此書於上海,其《重刊痘疹論序》云:嘗聞宋有聞人規者,著書專論痘疹,具有條理。[6]後有嘉靖二十三年黄標《重刊痘疹論後序》云:今春侍御柏山先生來佐吾郡,首以是書爲舅氏贈,蓋前令朝邑時所刻也。《聞人氏痘疹論》卷端書影嘉靖三十三年,湖廣參議陳鎏、邵陽知縣劉天兑重刻此書於湖廣邵陽縣。

明嘉靖刻本研究:聞人氏痘疹論

宋聞人規撰。二册。書高27.8厘米,廣18.2厘米。版匡高17.7(18.0)厘米,廣13.4(14.4)厘米。白口,單黑魚尾,左右雙邊。半葉十一行,行二十四字。

聞人規字伯圜,浙江嘉興人,紹定、端平中爲待補國學生。規得豫章帥府刻本張從道論嬰童痘瘡之書一百二十篇,乃取其精華切於治療者八十一篇作三卷,成此書。卷首有至治三年(1323)阮桂榮序(殘),嘉靖二十一年(1542)汾州劉尚義《刊小兒痘疹論序》。後有紹定五年(1232)聞人規序及阮桂榮跋、端平二年(1235)聞人規序及阮桂榮跋。

劉尚義序云:“乃於薄委之暇,略爲校正,令匠人氏刊之縣齋。庶布而廣之,使家得一書,而痘疹者胥藉以生。”首卷卷端鐫“前河南道監察御史朝邑知縣劉尚義校刊”。劉尚義(1499—?)字伯正,號柏山,山西汾州人。嘉靖十四年(1535)進士,官至河南副使。時任朝邑知縣[5]

嘉靖二十三年(1544),陸深重刻此書於上海,其《重刊痘疹論序》云:

嘗聞宋有聞人規者,著書專論痘疹,具有條理。往在館閣,多方尋訪而未獲。表弟顧世安氏(御醫顧定芳)素修□業,收蓄古書甚富,每與論此而託焉。歸田之又明年,汾州柏山劉先生蒞松之日,首以此書爲惠。展卷讀之,殊快素心。乃爲手訂數字,因命黄甥標校勘、山甥立抄方,以成一家之言……乃重翻朗刻,庶便覽觀。[6]

後有嘉靖二十三年黄標《重刊痘疹論後序》云:(www.xing528.com)

今春侍御柏山先生來佐吾郡,首以是書爲舅氏贈,蓋前令朝邑時所刻也。舅氏得之如獲拱璧,亟抄方附焉。命標覆校朗書,分爲四卷,再刻以傳。[7]

按,所謂“朗刻”“朗書”者,指版面疏朗而言。陸刻本半葉八行,行十六字,較此本大爲疏朗。

《聞人氏痘疹論》卷端書影

嘉靖三十三年(1554),湖廣參議陳鎏、邵陽知縣劉天兑重刻此書於湖廣邵陽縣。陳鎏後序云:“嘉靖壬寅,劉侍御柏山氏校正,刻之朝邑。甲辰,上海陸太常儼山氏復翻刻而廣之。”[8]

鈐“范氏天弌閣藏書”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