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海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与国际大都市发展的启示

上海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与国际大都市发展的启示

时间:2023-10-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海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具有强烈的紧迫性与必要性。与此同时,大学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这些资源包括直接来自企业的研究经费,来自实践中的科研问题,以及来自政府、社会对大学的认可度,这都有利于加快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与国际大都市的形成。

上海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与国际大都市发展的启示

上海市全市总面积6340.5平方千米,2006年常住人口1815.08万人。上海市现有普通高等学校65所,其中本科院校30所(教育部属8所,市属20所,民办2所),高专、高职30所,普通高校试办独立二级学院5所[42],但无世界一流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在2007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处于200名以外。上海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具有强烈的紧迫性与必要性。目前上海高校对全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主导地位尚未形成。世界一流大学作为一所城市集聚一流人才、谋求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促进研发与产业交融、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力量,在上海也还未形成。基于此,建议如下:

(一)国际大都市营造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的环境

1.倡导“合作”“互动”之理念,建设多元、高效的高等教育系统

多元化的高等教育系统有利于高校合理分类定位,承担不同的角色,如精英教育、大众化教育等,有利于一些顶尖的高水平大学专门从事所擅长领域的教学和科研,从而脱颖而出。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不同的专业设置有利于多样化人才培养,满足社会的多样化需求。上海应该建立多元化的高等教育系统。国际大都市建设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互动的内涵,既是两者本身相互影响、促进,同时也是两者与世界的互动,没有哪一个国际大都市或世界一流大学是孤立的存在,它们每天在全球范围寻求各种资源,增强科技、教育、文化、经济的交流与影响力。因此上海应该积极推动高水平大学与全球顶尖大学的互动,学习借鉴其先进的办学理念与思路。同时应加强都市区中大学之间的互动交流,在科研共享平台建设、学分互认等方面进一步开放。

2.有针对性地投入R&D经费,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保障

一是进一步提高中央、地方政府财政在高水平大学R&D经费中的比重,并保持适度、稳定的增长。二是这种投入重点应是高水平大学凝练出来的重点学科方向,是具有发展潜力的科研领域,是国家优先发展的科技战略前沿。其用以资助研究与开发的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吸引具有国际高水平的科研人才;鼓励科研机构或个人从事超前竞争性研究,抢占科技前沿阵地等。三是加大经费投入与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并重,对经费的审批、使用的全过程实施有效监督,确保经费安全、合理使用。

(二)高水平大学积极投身于大都市建设

1.建设人才特区,吸引、汇聚、培养世界一流人才

比较分析表明,我国的高水平大学缺乏国际化的领军人才,制定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引进计划十分迫切。建设人才特区,旨在凝聚世界一流人才,稳定优秀人才队伍并营造良好的研究环境。一是以制定政策为先导,积极营造政策优势,对引进归国的一流人才,给予必要的项目启动费、安家费和相应的工资待遇;通过建立学术休假特殊津贴,鼓励海外高水平领军科学家到高水平大学开展合作研究;通过建立特殊津贴,吸引海外博士后到高水平大学工作。二是以建设载体为抓手,突出营造引才优势,通过提供良好的科研平台,吸引人才。三是应注重引进与培养人才并举,努力营造聚才优势,通过正在执行的重大项目汇聚一流人才,同时以人才提高项目研究的质量,实现项目、人才与研究机构的有机结合。

2.有选择地追求卓越,打造若干世界一流学科

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中,明确自己的优势学科,突出重点、创出名牌、办出特色,形成发展的制高点十分关键。一是对学科进行精准定位。大学不仅要通过国内的评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弱点,同时更应该对优势学科实施国际评估。因为一所大学或者一个学科只有置身于国际高等教育的参照系中,才能恰当定位。通过聘请国际评估专家,对师资队伍、教学质量、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各项学科建设指标进行国际比较,明确哪个学科是应该追求卓越之所在,避免追求大而全。二是推进学科交叉,提升综合集成能力。学科交叉与综合集成有利于打造世界一流学科,学科交叉与综合集成需要在专家群体、知识体系、技术体系等方面予以整合,需要教学、科研组织之间的协同和合作才能实现。因此,以知识创新为导向。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学科交叉;以科研创新为导向,打破科研组织间的“墙”,建立可靠的组织协作模式;建设开放、流动、灵活的组织结构,为学科、科研人员、研究设备相互融合铺设途径,并注重对学科交叉团队提前进行科学筹划,筛选、培育、扶持优秀团队。三是注重学科的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三者功能的密切结合。既为社会培养人才也为大都市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做出贡献,同时为也学科的自身发展赢得空间。

3.加强知识创新与技术转移,成为大都市经济发展的引擎

一是加强知识创新。高水平大学在追求卓越中,应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与经济发展的引擎。这根源于知识创新。因为知识创新的成果构成技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是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革命性力量,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前提。高水平大学应进一步利用知识溢出效应,为所在城市或区域的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二是高水平大学加强与所在城市或区域的企业、政府合作,及时转移技术,成为区域创新的主体。通过利用先进技术改造和提升城市的传统产业及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产学研的实质性战略联盟。目前一些大学正是通过不断造就创新型人才和培育重大科研成果,以及完善的技术转移机制,直接刺激当地经济发展。与此同时,大学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这些资源包括直接来自企业的研究经费,来自实践中的科研问题,以及来自政府、社会对大学的认可度,这都有利于加快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与国际大都市的形成。

【注释】

[1]Schubert,A.&Braun,T.Relative indicators and relational charts for comparative assessment of publication output and citation impact[J].Scientometrics,1986,(9):281-291.

[2]Gupta,B.M.& Dhawan,S.M.Measures of Progress of Science in India:An Analysis of the Publication Output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Office of the Principal Scientific Adviser to the Government of India,New Delhi[EB/OL].http: //psa.gov.in/writereaddata/11913286541_MPSI.pdf,2011-07-28.

[3]高小强,何培,赵星.基于ESI的“金砖四国”基础研究产出规模和影响力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0(1):152-156.

[4]Thomson Reuters.InCites.[2012-04-20].http: //incites.Isiknowledge.com.

[5]叶鹰.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的理论基础及软件工具比较[J].评价与管理,2005(9):24-26.

[6]Schubert,A.&Braun,T.Relative indicators and relational charts for comparative assessment of publication output and citation impact[J].Scientometrics,1986,(9):281-291.

[7]李枭鹰.路径与机制:大学如何培育和发展特色学科[J].教育与现代化,2010(1):15-19.

[8]C9是指9所首批“985工程”建设的高校,即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2009年10月9日9校正式签订《一流大学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协议书》。根据协议书,9所高校的中文简称9校,英文简称C9。

[9]Freeman.Networks of innovators:A synthesis of research issues [J].Policy Research,1991,20(5):499-514.

[10]De Bresson,Amesse.Networks of innovators:A review and introduction to the issue [J].Policy Research,1991,20(5):363-379.

[11]王彦博,和金生.跨组织的知识创新网络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10):93-97.

[12]李健.中国特色产学研合作体系的形成与发展[N].光明日报,2009-12-18,第3版.

[13]黄莉敏.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机理分析——以武汉城市圈为例[J].商业时代,2011(18):126-127.

[14]陈喜乐,曾海燕,任婧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理论研究综述[J].未来与发展,2011(11):12-15.

[15]郭连强.国内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的新动态及评论[J].社会科学辑刊,2011(1):152-155.(www.xing528.com)

[16]CHEN.C.CiteSpace II:Detecting and visualizing emerging trends and transient patterns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 [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6,57(3):359-377.

[17]侯海燕,刘则渊,栾春娟.基于知识图谱的国际科学计量学研究前沿计量分析[J].科研管理,2009(1):164-170.

[18]万钢.把握全球产业调整机遇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J].求是,2010(1):28-30.

[19]温家宝.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N].人民日报,2009-11-04,第1版.

[20]王忠宏,石光.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J].中国发展观察,2010(1):12-14.

[21]万钢.全面推动产学研合作,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J].中国科技产业,2011(1):10-12.

[22]张和平.对于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思考与建议[J].经济界,2010(3):55-60.

[23]房汉廷.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过七道坎[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0-01-25,(A3).

[24]赵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经验与我国的对策[J].科技成果纵横,2010(1):4-6.

[25]峣欧阳,生延超.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述评[J].湖南社会科学,2010(5):111-115.

[26]温家宝.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是中国重大战略选择.http: //www.chinanews.com/gn/news/2009/09-22/1880261.shtml.

[27]世界一流大学主要指“学科水平很高、大师汇聚、科研成果卓著、科研经费充裕、研究力量雄厚、学生素质一流、管理科学规范、办学特色鲜明、国际化程度高、办学设施优良”大学。参见:刘念才,刘莉等.我国名牌大学离世界一流有多远[J].高等教育研究,2002(2).

[28]U.S.Census Bureau.2006 American Community Survey[EB/OL].http: //www.census.gov/.2008-5-10.

[29]The Board of Regents and the State Education Department.The Bulletin of The Statewide Plan for Higher Education,2004-2012,2003.5.Retrieved on 2008-5-10.

[30]New York State Education Department[EB/OL].http: //www.nysed.gov/.

[31]Wikipedia contributors(2008).Education in New York City Wikipedia[EB/OL].The Free Encyclopedia 2008-6-16.

[32]Atlanta Regional Council for Higher Education(2008).Higher Education in America’s Metropolitan Areas.http: //www.atlantahighered.org.2008-5-10.

[33]Atlanta Regional Council for Higher Education(2008).Higher Education in America’s Metropolitan Areas.http: //www.atlantahighered.org.2008-5-10.

[34]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http: //www.nsf.gov/.

[35]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Division of Science Resources Statistics.Survey of Feder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upport to Universities,Colleges,and Nonprofit Institutions[EB/OL].http: //www.nsf.gov/statistics/fedsupport/,Retrieved on 2008-08-10.

[36]上海交通大学.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by Broad Subject Fields-2008.

[37]上海交通大学.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2007.

[38]Commission on Independen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Economic impact of independen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ew York City[EB/OL].www.cicu.org,2008-4-20.

[39]Atlanta Regional Council for Higher Education(2008).Higher Education in America’s Metropolitan Areas[EB/OL].http: //www.atlantahighered.org.2008-5-10.

[40]NYSED-OHE-Institutional Assessment and Effectiveness(2000).Licensing and Patent Activity at Universities in New York State Fiscal Year 1999.2008.5-10.

[41]New York State Education Department.http: //www.nysed.gov/.

[42]2007上海年鉴,http: //www.shanghai.gov.cn/shanghai/node2314/node19803/index.html.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