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爱学习,勤问,伽利略的成功之路

爱学习,勤问,伽利略的成功之路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伽利略来到人世时,他的家庭已经很穷了。在大学里,伽利略不仅努力学习,还喜欢向老师提问题。于是,伽利略做了一个适当长度的摆锤,测量了脉搏的速度和均匀度。由于家庭贫困,伽利略不得不提前离开大学。失学后,伽利略仍旧在家里刻苦钻研数学。此时,21岁的伽利略已经名闻全国,人们称他为“当代的阿基米德”。年轻的伽利略根据自己的经验推理,大胆地对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提出了疑问。

爱学习,勤问,伽利略的成功之路

伽利略1564年生于意大利的比萨城,就在著名的比萨斜塔旁边。他的父亲是个破产贵族。当伽利略来到人世时,他的家庭已经很穷了。17岁那年,伽利略考进了比萨大学。在大学里,伽利略不仅努力学习,还喜欢向老师提问题。哪怕是人们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一些现象,他也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弄个一清二楚。

有一次,他站在比萨的天主教堂里,眼睛盯着天花板,一动也不动。他在干什么呢?原来,他用右手按着左手脉搏,看着天花板上来回摇摆的灯。他发现,虽然随着灯的摆动越来越弱,每次摆动的距离渐渐缩短,但是,每次摆动需要的时间却是一样的。于是,伽利略做了一个适当长度的摆锤,测量了脉搏的速度和均匀度。从这里,他找到了摆的规律。钟就是根据他发现的这个规律制造出来的。

由于家庭贫困,伽利略不得不提前离开大学。失学后,伽利略仍旧在家里刻苦钻研数学。由于他的不断努力,在数学的研究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同时,他还发明了一种比重秤,写了一篇论文,题目为《固体的重心》。此时,21岁的伽利略已经名闻全国,人们称他为“当代的阿基米德”。在他25岁那年,比萨大学破例聘他当了数学教授。

在伽利略之前,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不一样的。它的下落速度和它的重量成正比,物体越重,下落的速度越快。

人们一直把这个违背自然规律的学说当成不可怀疑的真理。年轻的伽利略根据自己的经验推理,大胆地对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提出了疑问。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亲自动手做一次实验。他选择了比萨斜塔做实验场。这一天,他带了两个大小一样但重量不等的铁球,一个重100磅,是实心的;另一个重1磅,是空心的。伽利略站在比萨斜塔上面,望着塔下。塔下面站满了前来观看的人,大家议论纷纷。有人讽刺说:“这个小伙子的神经一定是有病了!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不会有错的!”实验开始了,伽利略两手各拿一个铁球,大声喊道:“下面的人们,你们看清楚,铁球就要落下去了。”说完,他把两手同时张开。人们看到,两个铁球平行下落,几乎同时落到了地面上。所有的人都目瞪口呆了。伽利略的试验,揭开了落体运动的秘密,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学说。这个实验在物理学的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www.xing528.com)

人生箴言

要敢于挑战权威,追求真理。

成长启示

很多时候我们会迷信权威,其实权威并不等于真理。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可能会迷信一位老师、一位学者的言论;在工作中我们可能会迷信一位领导、一位前辈的批示。可是事实上他们未必正确,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相信自己的判断。如果在权威面前一味地随声附和,我们只能生活在他们的影子里,不但不会发展,而且会更落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