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飓风式战斗机-不列颠空战

飓风式战斗机-不列颠空战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首架飓风式战斗机在1935年11月试飞成功。实际上当时英空军中“飓风”式战斗机共有32个中队,而喷火式只有19个中队,“飓风”仍然是英军战斗机部队的主力。之后,“飓风”主要用作战斗轰炸机使用,猎杀国境内的地面目标。至大战结束,英国和加拿大共生产了14,231架飓风式战斗机,有2,952架依租借法国输往苏联,但其中相当一部份损失于海上运输途中。因为无畏式的外形与飓风式十分相似,德军战斗机按惯例从英机尾部进入攻击。

飓风式战斗机-不列颠空战

飓风(Hurricane)式战斗机是二次大战中闻名暇尔的战斗机。

二十年代英国空军一份报告提出:时速超过三百公里的的战机很难编队飞行,也不能作剧烈的机动动作,因为过载会大得令飞行员无法忍受。再加上“单翼机不安全”的著名研究报告,令英国空军的首脑人物一直对单翼战斗机持怀疑态度。

但霍克(Hawker)飞机公司的肯姆(Camm)爵士富有远见地坚持设计单翼战斗机,并争得军方的采纳。在设计过程中,肯姆爵士把飓风战斗机原计划采用的苍鹰(Goshawk)发动机和固定式起落架改为马力更大的灰背隼(Merlin)PV12发动机和收放式起落架,并将作为主要武备的四挺机枪增进至八挺。此外,飓风还采用了许多当时十分先进的技术,如流线形的机身,前半部覆以全金属蒙皮。密封式座舱盖向后滑动打开,方便飞行员跳伞时的紧急脱离。首架飓风式战斗机在1935年11月试飞成功。

1936年在布鲁克岛试飞的飓风原型机(编号K5083),前机身未涂装,后机身帆布蒙皮上涂上了金属铝色。

1936年6月,英国空军订购了600架飓风战斗机,后来又不断追加。至1939年9月共有18个半中队497架飓风进入空军服役。到1940年8月的不列颠空战之前,霍克公司总共交付了2,309架飓风式战斗机。

当二次大战爆发后,飓风作为英军最先进的战斗机之一,被派驻欧洲大陆,担任前线空中打击部队(A.A.S.F.)的主力。但战果大大出乎英国人的预料:1940年5月8日至18日短短的十天里,飓风即被击落250架;在掩护敦克尔克大撤退的空战行动中,又损失了近150架。

飓风输得如此之惨,除了总体性能确比德军Bf109差及数量上处于劣势外,还有其他的原因。

从一次大战结束到二次大战初期的二十年中,英军战斗机基本编队一直采用三机“V”字密集队形:长机在前,两架僚机分别在长机的两侧后方,与长机相距约100米。英军认为这样的密集编队覆盖的观察角最大,不易丧失队形。当多机编队时,英军以三机“V”队为单位,以同样方法编成“V”形大队。

而事实恰好相反:因为队形密集,僚机飞行员必须飞得十分小心,主要精力都放在与长机保持编队距离上,无暇注意后方;而长机则以为后方有僚机保护,大可放心。往往到已被德军战斗机咬住开火,英军才发现后面的尾巴,为时晚矣。

当做急转弯等机动动作时,英军长机得倍加小心,必须花费在空战中足以定胜负的数秒钟时间提示僚机作准备。因为以如此近的间距,一不留神就会两机相撞。当大机群在队长机带领下机动时,虽然看起来煞是壮观,但实际上却是老牛拉破车。

德军的“秃鹰”军团在参加西班牙内战初期,采用的也是“V”形编队。但因为参战的Bf109数量少,不得不分散配置,逐渐形成两机间间隔约二百米的双机一字横队编队方法。在实战中,德军发现这种一字横队远比“V”字队更机动灵活,于是它被写进了德空军的战斗条令。

在法国战役中,一天英军三个中队共36架“飓风”战斗机正在编队飞行,突然发现约十架Bf109钻云而出,从大队的侧后方扑过来。英军队长机立即率领机群转向迎击德机,但笨拙的转向还没完成一半,德军战斗机已咬住排在编队最后的英军战机开火了。转眼间,在击落英军四架战机后,德机消失得无影无踪。整个战斗过程中,英军未有机会发射一发子弹,有的飞行员甚至连敌机都没看见。以三倍多于敌机的优势,却落得如此惨败的结局,难怪一个英军飞行员发牢骚说:“我们为什么要飞‘V’队?就为了飞起来好看?”

在1940年8月的不列颠空战中,人们的注意力都被性能更好,足以和Bf109匹敌的喷火式战斗机所吸引,因此“飓风”式战斗机的功绩往往被忽视。实际上当时英空军中“飓风”式战斗机共有32个中队,而喷火式只有19个中队,“飓风”仍然是英军战斗机部队的主力。

当喷火式与德军护航的Bf109纠缠时,“飓风”则趁虚攻击笨重的德军Bf110双引擎战斗机和轰炸机。纵观整个不列颠空战战役,“飓风”击落的敌机比英军其他任何一种战斗机都多,功不可没。(www.xing528.com)

之后,“飓风”主要用作战斗轰炸机使用,猎杀国境内的地面目标。在北非,飓风式装上40毫米机炮,专门攻击隆美尔将军麾下的坦克,也取得显赫战绩。

从1941年开始,英国海上运输船队频频遭到德国“U”型潜艇和Fw200远程轰炸机的袭击,为保护性命悠关的海上运输线,英军把飓风做一些改动后成为“海飓风”配置在匆忙加装弹射装置的商船上。执行战斗任务时,将海飓风用弹射装置弹射出去;完成任务后再迫降在海面上,由其他船只设法把飞行员救起。后来才对海飓风再加以改进配备于英海军的航空母舰上。在1942年8月护送赴马耳他岛船队的战斗中,70架海飓风迎战总数超过600架的轴心国机群,取得击落39架而自己只损失7架的出色战果。

至大战结束,英国和加拿大共生产了14,231架飓风式战斗机,有2,952架依租借法国输往苏联,但其中相当一部份损失于海上运输途中。

提到飓风,就不能不提一下与它甚有渊缘的“远房兄弟”——无畏(Defiant)式战斗机。三十年代后期,单翼机和动力操作炮塔成了飞机设计上两股非常时髦的潮流。在英国空军的要求下,以研制飞机枪炮而闻名的波尔敦·保罗(BoultonPaul)公司设计出这型一改传统的“无畏”式战斗机。它唯一的火力配置是装在驾驶舱后方的一个液压驱动炮塔,其上装有四挺7.7毫米机枪,由坐在炮塔里的射击手用手柄操纵,火力范围覆盖整个上半球。该机于1937年8月试飞成功,至1940年已组建一个中队。

1940年5月,派驻法国的无畏式战斗机开始与德军战机发生空战。因为无畏式的外形与飓风式十分相似,德军战斗机按惯例从英机尾部进入攻击。谁知这正是无畏式最好施展火力的方位,当德军飞行员为即将到口的猎物而暗自欣喜的时候,突然遭到四挺机枪的迎头痛击。这招“拖刀计”使的颇为成功,在头三个星期里无畏式共击落了65架德军飞机。但很快德军就发现上当了,立刻改用新的攻击方法,从无畏式的后下方进入,这正是它的火力死角。背负两名飞行员和一个沉重的炮塔,令无畏式的机动性极差,无法与Bf109对抗。经历了惨重的损失后,无畏式不再在昼间升空,与德军战斗机正面交锋,而改作夜间战斗机,截击趁黑轰炸伦敦的德国轰炸机。这下它又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悄悄地飞到轰炸机的腹部,突然用四挺机枪给它来个开膛破肚。

“飓风”(Hurricane)式战斗机基本性能数据(MkI型):

翼展:12.19米

机长:9.75米

机高:4米

最大起飞重量:2994千克

最高时速:511公里

升限:10,973米

续航距离:740公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