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警惕:别人对你的态度取决于你的教导

警惕:别人对你的态度取决于你的教导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丹前总理是这样回答我的:获得幸福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以自我为中心,向外寻求,从刺激反应中满足自身。不丹的幸福来自后者,所以,不会受经济发展影响。不知随着不丹的经济发展,当人们开始追逐外在的财富之后,会不会放弃修行。却不知,物质是生活所需,追逐物质并不能让我们的幸福稳定持久,真正的幸福快乐来自我们内在的丰盈。

警惕:别人对你的态度取决于你的教导

我们之所以习惯于和他人进行比较,就是因为自我价值低,觉得自己还“不够好”。当你觉察到自己不够好时,要如何感知幸福、如何创造幸福?

还记得前面我问不丹前总理吉美·廷礼的那个问题吗?如果不丹有部分人先富起来了,幸福指数会不会降低?不丹前总理是这样回答我的:

获得幸福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以自我为中心,向外寻求,从刺激反应中满足自身。通过五感(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获得幸福的来源,这种满足是靠外在刺激得来的,不仅短暂,而且危险。另一种是透过内省获得平衡,透过对心灵本质的了解,由内而外滋生的满足感和幸福感,这种幸福感不依赖任何物质。不丹的幸福来自后者,所以,不会受经济发展影响。

这番话说得很好。是的,中国最近几十年来物质生活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人们的精神生活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绝大多数人都像吉美·廷礼总理所说的那样,通过外在的刺激来满足自身,透过物质的丰富来获得幸福感,这样的幸福感是短暂的,因为当你往外寻求时,你总会看到别人比你更好,这样,“羡慕”和“嫉妒”就会让你不得安宁。要获得真正的幸福,必须从内在入手,从精神层面去寻求。

如何才能了解心灵的本质?可以尝试从“羡慕”和“嫉妒”两种情绪入手,让这两种情绪成为觉察的入口。每当自己感到嫉妒,恨不得竞争对手彻底消失时,提醒自己,与其“嫉妒”,不如“羡慕”。我们不用去毁灭别的高楼,只需打好自己的地基,不断往上建就好了。(www.xing528.com)

当然,把“嫉妒”转化为“羡慕”还不够,因为还是会觉得自己不够好。这时要记得提醒自己,不是自己不够好,而是自己还可以变得更好。当你能够看到祖先因为生存的需要而内置在我们基因里的比较程序时,你就会明白,你今天之所以要做得更好,并不是出于生存的需要不得不跟别人比,而是你选择让自己变得更好,这样,你就能从无形的压力中解脱出来。当你内心平和时,幸福感自然而生。

不丹之所以是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除了不丹人贫富差距不大之外,我想更重要的原因是,不丹人的精神生活丰富。我所到之处,到处都是庙宇,几乎人人修行。不知随着不丹的经济发展,当人们开始追逐外在的财富之后,会不会放弃修行。如果国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能重视人们的精神生活,我们的幸福指数会越来越高。

我们总以为幸福来自外在,所以汲汲营营去追求物质的丰厚。却不知,物质是生活所需,追逐物质并不能让我们的幸福稳定持久,真正的幸福快乐来自我们内在的丰盈。但愿越来越多的人能意识到这一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