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防的威慑功能:保卫和维护国家和平安宁

国防的威慑功能:保卫和维护国家和平安宁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战而屈人之兵”,已为当今世界许多国家的政府首脑、军事家奉为信条。国防的威慑功能,就是以具有打赢战争的实力和决心为基础,制止战争,保卫和维护国家的和平安宁和利益不受侵犯。国防的威慑功能是己方通过显示力量和决心,使对方能够认识到他将承受的不利后果,放弃原有战争企图,即在遏制战争爆发的同时,达到保卫和维护国家战略利益的目的。

国防的威慑功能:保卫和维护国家和平安宁

不战而屈人之兵”,已为当今世界许多国家的政府首脑、军事家奉为信条。所谓威慑,实际上就是我国古代“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思想在现代条件下的发展和运用。国防威慑,就是凭借国防的威力慑服对方,就是依靠强大的国防实力,使对方感到动武的结果将是得不偿失,或将受到加倍的惩治,从而放弃战争企图。

过去狭隘的国防观,将国防的功能仅限于为战争服务,认为国防功能的发挥仅是在国家处于战争时期。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就是这种思想的反映。现代国防观认为,国防的功能既为战争服务,即打赢战争,也为和平服务,即利用国防的威慑功能来遏制战争。“养兵千日”,同时也要“用”兵千日。所不同的是,和平时期的用兵方式是由实战转化为制战,使国防的功能为维护和平和国家利益服务。

国防的威慑功能,就是以具有打赢战争的实力和决心为基础,制止战争,保卫和维护国家的和平安宁和利益不受侵犯。现代国防遏制战争的功能日显重要,并具有现实可行性,最主要的原因是现代战争对进行战争的双方的利益都将带来巨大风险,交战双方都是受害者。自从原子能技术运用于军事以来,原子弹氢弹中子弹等相继问世,远程轰炸机、核潜艇、弹道导弹巡航导弹核武器投放工具充实着大国的核武库。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力已由1945年投在广岛的原子弹1.3万吨当量,发展为今天的一枚核弹头的2500万吨当量。核武库的发展,把核战争的巨大破坏性展现在人们面前。核战争一旦爆发,战争双方都难以避免遭受核打击。核战争中没有胜利者,只有两败俱伤,甚至两败俱亡。为了自身的生存问题,各国对核战争的发动持绝对慎重态度,即使在局部的有限战争和常规战争中也将慎重的选择。另外,现代战争物资消耗巨大,对各国经济发展都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甚至会带来破坏性崩溃。如海湾战争,仅打了42天,却消耗了611亿美元,平均每天消耗15亿美元,仅美军地面作战3天,就消耗油料7643吨、弹药1.5187万吨、其它物资1100吨。如此巨大的战争消耗,任何国家都难以承受。鉴于上述原因,各国都在争取避免以战争的方式解决国家之间的矛盾。但是,只有当一个国家的国防力量使觊觎者望而生畏,或者感到与之交战得不偿失时,才有可能使这个国家免除战祸,求得和平。这就是国防力量的威慑功能。(www.xing528.com)

国防威慑功能是由多方因素构成的,其中军事威慑起着决定作用。军事威慑就是通过国防力量的存在和巧妙运用,给敌对国家和国内反动势力造成心理上的压力,使其感到对我动武的结果将是得小失大,或将受到加倍的报复和严厉的惩罚,迫使其放弃战争的企图,以非战争方式接受我维护国家利益的要求。从50年代末开始,我国用相当大的力量发展国防科技和国防工业,终于拥有了“两弹一星”,粉碎了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核垄断。我们发展核武器是被迫的,是为了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其作用就是以此对付企图靠核武器讹诈、威胁我国利益的核大国,以核威慑对抗核讹诈,制止核大战的爆发。

作为现代国防的功能,打赢战争和遏制战争这两个方面不能有任何偏废。两者都是以国防实力为基础,以国家综合国力为后盾,为保卫和维护国家战略利益与敌进行不同方式的较量。国防的实战功能是双方以力量进行的对抗实践,迫使敌方的消耗远远大于并快于自己,最终接受己方的意志,或者在对抗实践过程中使敌方发现将难以承受战争的最终后果,而被迫放弃战争企图并接受己方的意志。国防的威慑功能是己方通过显示力量和决心,使对方能够认识到他将承受的不利后果,放弃原有战争企图,即在遏制战争爆发的同时,达到保卫和维护国家战略利益的目的。从两者的异同中可以看出,准备打赢战争又是遏制战争的基础。我国的国防在保卫和维护国家战略利益的斗争中,首先是争取运用威慑功能,迫使对方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国家之间的问题,这是我们所期望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