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去势术:无血去势与明代兽医喻本元的火骟法与水骟法

去势术:无血去势与明代兽医喻本元的火骟法与水骟法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阉割术称为“去势”,但严格说来,阉割只是去势的一种,因为有些去势并不需要刀阉割,如无血去势术。这就是所谓的“无血去势术”。但从后世的经验来看,给马去势的方法主要有2种,明代兽医大师喻本元、喻本亨在其所著的《元亨疗马集》中,分别称之为火骟法和水骟法。到了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各种经过去势处理的家畜都有了专门的名称,如牛称为犍、狗称为猗等。

去势术:无血去势与明代兽医喻本元的火骟法与水骟法

“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据说这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为从事禽兽阉割兽医所写的一副对联,短短的14个字将阉割术表达得淋漓尽致。然而您知道阉割术的历史吗?您知道它在世界上的影响吗?

在丹麦王国哥本哈根农牧学院所筹建的一所兽医博物馆里,陈设有4000多件兽医器械,其中一件是用于出生后3周龄小猪阉割的工具,它是18世纪末由瑞士商人从中国带去的。后来瑞士的一位兽医赠给了丹麦农牧学院的埃瑞克费鲍科教授。1807年,该教授撰文介绍了这把中国的阉猪器械。哥本哈根农牧学院兽医系主任佛雷德里克·埃尔文哥教授就此指出,中国人民高度发展的文明,在很多方面领先,走在欧洲文化之前。中国和欧洲之间很早就有接触。中国兽医器件的发现,说明中国器械的制造对欧洲同类器械的制造有影响。

阉割术称为“去势”,但严格说来,阉割只是去势的一种,因为有些去势并不需要刀阉割,如无血去势术。最早接受去势的大概是马,《周礼》中有关于“攻驹”和“攻特”的记载,即是指给马做去势手术,但当时是如何给马做去势术的呢?有人根据对商代甲骨文字的考证,认为是用绳索或皮条为套,将马势去掉。果真如此的话,商周时期的攻特、攻驹和北魏时期的剩(骗)羊法则有相似之处。据贾思勰《齐民要术》的记载,剩羊法是在小羊生下10余天时,用布裹着睾丸掐断精索。这就是所谓的“无血去势术”。但从后世的经验来看,给马去势的方法主要有2种,明代兽医大师喻本元、喻本亨在其所著的《元亨疗马集》中,分别称之为火骟法和水骟法。这两种方法都是在阉割的基础上进行的。火骟是采用烙铁,一次烙掉两根精索,再使用烙铁,烧烙精索的断端以止血。水骟法则是按压精索,前后反复捻搓,一方面压迫止血,一方面使精索从最细处自行断裂。据说火骟法始于黄帝时的董仲元,到了楚汉分争时,大将韩信,因营中军马多患热症,便将火骟法改为水骟法,使去势技术又向前迈进了一步。(www.xing528.com)

阉割术除用于马之外,也用于其他的家畜家禽。前面所说的剩羊就是一例。晋朝葛洪在其所著的《肘后救卒方》中除骟马、羯羊之外,还有宦牛、阉猪、镦鸡、净猫等记载。到了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各种经过去势处理的家畜都有了专门的名称,如牛称为犍、狗称为猗等。一般说来,去势主要是针对雄性家畜而言,而目前在我国民间流行的阉猪,还包括小母猪卵巢(俗称为“桃花”)摘除。这种阉割术,手术简便,安全可靠,久已闻名于世,而据有关专家的研究,这种技术最早也是见于商代甲骨文中,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